缩略图

浅谈如何以项目式学习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作者

林振宇

福建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学

一、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探究和逻辑思维的学科,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

二、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主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完成项目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二)特点

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从项目的选择、规划到实施和评价,都由学生自主参与决策。教师则扮演引导者、指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支持。

项目式学习的主题通常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可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借助语文知识撰写项目报告,或者结合美术知识进行项目展示等,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

项目式学习不仅关注项目的最终成果,更注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发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和反思,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项目式学习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物理教学中枯燥的理论讲解和大量的练习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项目式学习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 “制作简易电动机” 的项目中,学生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充满好奇,为了成功制作出电动机,他们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积极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项目任务通常是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例如,在 “探究家庭电路故障原因” 的项目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等方法,找出电路故障所在,并尝试修复,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部分项目式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各自的分工,相互协作、相互支持。通过与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项目目标,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由于项目主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例如,在 “设计节能型家居照明系统” 的项目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考虑如何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项目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通过实际项目的操作和实践,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知识的迁移能力。此外,项目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整体上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果。

四、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的选择是项目式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真实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可行性的项目主题。项目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也可以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中挖掘。例如,根据 “浮力” 这一知识点,可以确定 “设计一艘能承载一定重量的小船” 的项目主题;结合当前的环保热点,可以选择 “研究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的项目主题。

(二)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分解、时间安排、资源需求等内容。在制定项目计划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同时,学生还需要考虑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源,如实验器材、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等,并制定相应的获取计划。教师要对学生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审核和指导,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组织学生分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一般以 4 - 6 人为宜。分组时要注意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多样性,使每个小组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小组成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每个成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职责,如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四)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按照项目计划进行探究和实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等方式,逐步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但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解决问题。例如,在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的项目中,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学生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五、结论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诸多优势。通过实施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应对策略,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美初中物理课标中波动部分的比较研究 . 黎昳哲 . 物理之友 ,2020(03)

[2] 谈 2011 版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学法教学 . 高春娟 . 理科考试研究 ,2014(10)

[3] 以深度教学促进深度学习——谈初中物理深度教学策略. 吴珍梅 . 第二课堂 (D),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