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汪星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一种实践教学,通过顶岗实习也可以反馈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职业教育学院培养就业型人才的目的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这需要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并在实习阶段为理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反馈。

我们2021届的学生在学校的前两年接受全面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专业技能,第三年学生工作场所组织实习,以及外部培训基地,并在其岗位上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以此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调研目前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1.1由于管理类专业就业困难,造成实习学生找到的实习岗位大多专业不对口,专业不对口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造成工作困难,频繁的更换工作单位。调研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一是由于就业公司规模较小,各项制度不完善,企业现金流不稳定,拖欠工资比较严重,公司没有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没有重视人才的储备工作,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完实习期找个理由再换一批,也就谈不上对人才的培养,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

1.2课程的设置:所学的课程管理类的较多,对于实际操作技术性的课程较少,比如在大一的时候《高数》《英语》,都是纯理论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用处不大,《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对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用处,在校期间大部分是理论课程,建议增强实训课程部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3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找到工作时,对工作充满各种美好的想象,一旦走入工作岗位,与项目中理性的岗位有一定的差距,就更换实习单位,有不少学生只图眼前的收入高,有的同学看到某个行业收入高,就转行做某行,整个实习期下来,换了几个行业,多家公司,完全没有职业规划,三心二意。

1.4学生普遍反映在学校里的实训课程,实用性不强,到了实际工作场景用不上,很多都是重新开始学习。有些在学校里面开展的实训项目,比如《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的实训,但是由于实训条件有限,训练不够充分,实训室没有足够的机位,致使学生没有大量的动手实践,没有熟练掌握,到了项目上去再从新捡起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2实施的对策

2.1.加强组织保障。为使学生快速的融入顶岗实习岗位,及时了解顶岗实习学生的动态,学院建立了层级完善分工明确的管理网络体系,成立由系主任、系书记和专业教师和纳导员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小组,每个专业老师负责二十到三十名学生的顶岗实习,从当年的5月份就开始介入,从学生找定岗实习单位开始,一直负责到学生顶岗实习结束,还建立了以用人单位和顶岗实习学生的评价体系。以社会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为主要形式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反馈体系。建立定岗实习教师责任制,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和辅导员要做好为学生提供思想动力和后勤保障的工作。学校组织招聘会,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增加职位宣传广告和就业帮扶,帮助学生扩大就业机会,向学生解释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就业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和确定。岗位的选择主要由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确定,学校举行招聘会时要求企业提供实习名额应符合以下要求:1、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应的职位;2、有必要有一位称职的职业规划老师来指导学生实习。为了成功实施这一模式,该大学与省内外的公司和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我们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在5月份开始学校与多家用人单位举行了多场招聘双选会,经过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确定了顶岗的实习单位。

2.3落实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分工和职责。指导教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学生实习公司确定的校外指导教师,二是由学院确定校内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工作安排的动态,并就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鉴于实习主要在公司的实际岗位上进行,管理公司的教学团队尤为重要,这对提高实习质量至关重要实习的关键是在校老师和公司之间建立联系,定期沟通和交流想法,开展研究和反馈活动,并及时报告实习在学生工作中的实施情况。

2.4及时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状况,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使用黔职通APP,在黔职通上打卡签到和提交周报日报,也可以上传照片,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还可以在上面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与学生的联系,及时反馈在教学中的问题,了解课程的适应性。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次培养的方向。加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精神,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3.几点启示和应对的措施

3.1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为看重,在用人单位向学生提出的要求中,对学生的专业精神、合作能力、勤奋、学习能力等给予了高度重视。当指导教师去企业调研学生顶岗实习时,很多公司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企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真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全面素质高,学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明确的职业规划。构筑个人的职业规划,让学生真正成为人才,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3.2通过选择优秀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施新一轮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岗位实习的效率。这些公司的学生有更好的机会获得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并在实践操作中更快的获得技能。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好处。让一些大的企业加入学校的课程建设,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开设课程,甚至是企业来编制教材,这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3做好顶岗实习的关键是建立一支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学院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的需求。"对于教师来说,要制定生产岗位理论教师轮换培训制度,让教师掌握生产一线的最新情况,掌握最新动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组织教师走进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定期学习生产和使用在生产实践中的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使每一位教师成为专家,同时将熟练的工匠和高新技术公司的人才引进课堂,在学校授课,在学校和课堂上学习行业和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趋势,引进到课堂,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打造一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4在重点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在学校建设一批模拟实训基地或多功能综合实验室,以满足实训后学生专业体验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基地的发展应尽可能反映区域主要结业岗位的新设备和生产技术,能体现就业岗位的新设备与新技术、新工艺 。学习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高级技术课程、过程和实际应用技能,有效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产业引领 式 ”校内基地旨在通过公司式管理,创造尽可能适合实际生产和服务地点的工作岗位,并开发、生产和销售区域主导产业的最新产品。模拟在真实完整的专业环境中,从产品技术到产品加工,到产品检验和工作纪律培训,获得真实生产和设备维护经验等。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奖励和工资,培养良好的工作方法,掌握区域重点企业的生产实践,毕业后上岗。

4结语

顶岗实习是学生踏入社会的预备岗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只有加强学生的管理,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多方面努力,才能使学生顺利的完成顶岗实习,更加从容的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