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中舞蹈疗法的应用探究
于新颖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一、引言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焦虑、叛逆等。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了中职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舞蹈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手段,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改善心理状态方面展现出了较大的潜力,将其应用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中职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方面: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动力、厌学等情绪,觉得自己难以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果,进而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感。
人际交往方面: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渴望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性格差异、沟通技巧不足等因素常常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被孤立等情况,容易引发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自我认知方面:社会上对中职教育存在一些偏见,使得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较低,认为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对未来也感到迷茫,不清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舞蹈疗法的内涵与原理
内涵:舞蹈疗法是运用舞蹈动作或舞蹈元素,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有节奏的身体运动来促进个体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并非单纯的舞蹈教学,而是聚焦于参与者在舞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情绪表达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体验等。
原理:从身体层面来看,舞蹈中的动作能够舒展身体肌肉,释放身体的紧张感,改善身体的生理状态,而生理状态的改善会反馈到心理层面,让人感觉轻松愉悦。从心理角度,舞蹈为个体提供了一个非言语的表达渠道,中职学生可能平时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而在舞蹈中可以通过动作、姿态、节奏的变化将内心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同时,在集体舞蹈活动中,学生之间的配合、互动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交联系感,提升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四、舞蹈疗法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方式
个体舞蹈治疗: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可以针对有特定心理困扰的中职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舞蹈治疗。比如,对于一个极度自卑、内向的学生,治疗师可以先引导其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自由地舞动身体,去感受自己身体的力量和节奏,然后根据其动作特点,鼓励其尝试更有张力、更舒展的动作,逐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体的潜能,从而提升自信心,改变对自己的消极认知。
融入课程的舞蹈活动:在中职的体育课程或者艺术课程中融入舞蹈疗法元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性的舞蹈课程,如“情绪表达之舞”,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绪(快乐、悲伤、愤怒等)用舞蹈动作来呈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学习了舞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身体语言去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五、舞蹈疗法应用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趣味性强,易接受:相比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舞蹈疗法充满趣味性。中职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舞蹈这种充满活力的形式更容易吸引他们参与其中,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接受心理方面的引导和干预。
促进多元发展:舞蹈疗法既能够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同时也对他们的身体素质、艺术素养等方面有提升作用。在舞动过程中,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等得到锻炼,还能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多元发展。
增强情感表达与沟通:许多中职学生在语言表达情感上存在一定障碍,而舞蹈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表达途径。通过舞蹈动作,他们可以更直观、更强烈地展现自己内心的情绪,而且在集体舞蹈中与他人的互动也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六、舞蹈疗法应用面临的挑战
专业师资不足:目前,既懂舞蹈又精通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师资相对匮乏。要想有效地开展舞蹈疗法,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以及心理治疗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而很多中职学校难以配备这样的专业教师,限制了舞蹈疗法的推广应用。
观念认知偏差:部分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家长对舞蹈疗法的认识不够准确,认为其只是一种娱乐活动,没有意识到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能不太支持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同时,部分学生也可能存在误解,觉得参与舞蹈活动是浪费时间,没有认识到其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益处。
七、完善舞蹈疗法应用的建议
加强师资培训:中职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舞蹈疗法相关的专业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批能够胜任舞蹈疗法教学和辅导工作的师资力量。
加强宣传引导:学校要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以及家长宣传舞蹈疗法的原理、作用和实际效果,纠正他们的观念认知偏差,营造一个重视和支持舞蹈疗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改善硬件条件:学校要合理规划资源,争取资金支持,逐步完善舞蹈教学场地的建设,配备必要的设备和道具,为舞蹈疗法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
八、结论
舞蹈疗法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目前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师资培养、转变观念、改善硬件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我们应当重视并积极探索舞蹈疗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受益于这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心理干预手段。
参考文献
[1] 叙事疗法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成效探讨[J]. 寇艳 . 小学生 ( 中旬刊 ),2023(12)
[2] 叙事治疗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卑感的干预效果[J]. 张绮琳 ; 刘国华 . 校园心理 ,2023(03)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探讨 [J]. 尚瑞莉 . 中国学校卫生 ,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