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邢利博 宋怀波 赵娟 陈煦 马娟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1.《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意义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而智慧园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园艺领域的不断拓展,为智慧园艺的高质量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由于园艺新专业智慧园艺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性与新农科发展需求,缺乏新农科背景下交叉融合的《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设与智慧园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造成了传统园艺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存在缺乏园艺与信息融合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造成学生普遍“不爱农”、“不懂农”,其知识储备显然是不能满足智慧园艺领域对人才的要求。
2.《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研究内容
(1)面向智慧园艺需求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特色鲜明的多元化知识体系,围绕智慧园艺人才需求,以园艺智能化生产为核心,交叉融合现代生物、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等技术,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元化复合知识课程体系,合理压缩传统园艺课程,融入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技术等新知识内容于智慧园艺概论课程,着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园艺融合思维新模式,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园艺中的重要价值,培育智慧园艺创新理念。
(2)探索智慧园艺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新模式
针对智慧园艺多学科交叉特点,建立智慧园艺教学内容,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5G 等技术在园艺智慧化生产上的应原理;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多途径考核;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智慧园艺“课程思政”思想教育,达到智慧园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培养智慧园艺知识体系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3)新农科背景下交叉融合的智慧园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多学科背景教师团队高质量化形成,以学生为主,建立智慧园艺概论教学团队;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教学平台、农业部和陕西省物联网等重点实验室和本科教学平台,整合农业信息化和传统园艺学科教学资源为一体,助力实现多维度智慧园艺人才培养;依据智慧园艺产业需求,实现科学精准培养与指导,共促智慧园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3.《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体措施与方法
(1)构建“智慧园艺概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复合知识体系
在通识教育中注重从国家农业战略发展上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将信息等技术与智慧园艺发展融合,明确“智慧园艺概论”课程体系建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卓越成长为引领,将农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园艺产业现代化发展。以园艺智能化生产为核心,全面系统交叉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物流等,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元化复合知识课程体系。
(2)《智慧园艺概论》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建立智慧园艺教学内容,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5G 等先进技术在园艺智慧化生产上应用的原理等创新教学内容;学科应用性强,需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多途径考核;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智慧园艺“课程思政”思想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培养智慧园艺知识体系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3)多学科背景教师团队高质量化——以学生为主,制定智慧园
艺概论教学团队
组成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从“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从“发散教学”转向“兴趣培养”,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结合教师不同学科背景,建立多层次融合的智慧园艺教学团队,结合园艺信息化发展需求,全方位、宽领域和多角度调动学生主动创新意识。
(4)交叉学科智慧园艺平台资源整合,助力实现多维度智慧园艺人才培养
依托学校国家教学平台、农业部和陕西省物联网等重点实验室和本科教学平台,整合农业信息化和传统园艺教学资源,助力实现多维度智慧园艺人才培养。依托具有交叉融合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从全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应用型学生实践教学中脱颖而出,复合型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拓展提升;拔尖型学生在园艺信息相关研究中强化培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才之路。
(5)依据智慧园艺产业需求,实现科学精准培养与指导,共促智慧园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围绕国家新农科建设和园艺智慧化产业发展需求,重视园艺智慧生产、智能装备、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等知识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富有“三农”情怀、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园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理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5G 等先进技术在园艺智慧化生产上应用的原理;初步掌握智慧化技术在园艺生产的应用;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不断适应未来智慧园艺产业链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4. 结语
立足于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与智慧园艺”战略,将国家需求、智慧园艺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开展园艺学、农业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学科智慧园艺课程体系建设;以服务智慧园艺为纲,培养智慧园艺人才为本,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创新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多元化、多学科背景教师团队高质量化、交叉学科平台资源整合多维度培养、基于学生需求的智慧园艺复合型人才培养精准化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庆飞 , 刘双委 , 李贞霞 . 新农科背景下“智慧园艺”微专业建设探究 [J]. 现代园艺 ,2025,48(11):160-162.
[2] 牛旭旭 , 胡建斌 , 孙守如 . 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路径研究[J]. 河南教育 ( 高等教育 ),2023,(02):39-41.
[3] 姜金龙 . 数字化赋能智慧农业发展困境与对策 [J]. 现代农村科技 ,2025,(09):123-124.
[4] 王明霞 , 刘裕轩 , 候华毅 , 等 . 多传感器集成的智慧大棚物联网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47(04):426-433.
[5] 马光选 , 李凤竹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域外经验比较与中国借鉴 [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5,09(01):1-10.
作者信息:邢利博,男(1986 年 11 月—),汉,陕西省西安市,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果树栽培与发育生物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 2023 年度课题“新农科背景下交叉融合的智慧园艺新专业《智慧园艺概论》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SGH23Y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