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冉冉: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赵冉冉
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初级中学
摘要: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的能力。因此,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知识,是学科学习的基石,也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关键。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中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理解文本的结构和深层含义,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一、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英语语料,从而获取相关知识信息。这些语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还能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阅读教学是英语实践运用的重要形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来理解和分析文本,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还能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还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注重阅读题材的多样化和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环保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个模拟的环保会议场景,将教室变成一个充满讨论与合作的会议室。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环保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公民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任务。在这个模拟会议中,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环保材料,深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在角色中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与其他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投入,还能够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通过创设这样的真实阅读情境,教师成功地将学生引入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在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阅读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叙事性文本,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复述、角色扮演等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而对于说明性文本,教师则可以运用图表分析、信息对比等直观清晰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中的知识点和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会预测、略读、寻读等有效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注重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不仅要确保学生理解文本的表面含义,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巧妙的提问和深入的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章时,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理解科技的具体进步和应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显著的改变?这些改变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习惯乃至思维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审视科技发展带来的利与弊。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不断地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方式,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融入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英语,作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应注重文化教育的融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国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学生阅读一篇关于西方节日的文章时,教师不应仅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上,而应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其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庆祝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欢乐与温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思考两者在庆祝方式、文化内涵上的异同,从而深化对两种文化的理解。通过这种对比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拓宽国际视野,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还能在对比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积极探索。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李乔. 核心素养下跨学科教学提升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 读好书,2024,2(7).
[2]高文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反思[J].考试周刊,2024(06):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