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邱咏菲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中心小学 535000
引言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旨在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尤其是“一课一练”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传统形式,若能科学设计并融入读写结合理念,可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基于此,接下来本文以此深入分析“一课一练”在读写结合中的应用效果,探索优化路径,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阅读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分析
从阅读能力发展的理论视角来看,“一课一练”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解码、信息提取、文本理解与评价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完成练习任务的过程中,并且通过主动与文本互动,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相联结,能够逐步有效的构建对文本的深度理解[1]。同时,“一课一练”中的分层问题设计,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能引导学生从基础的信息检索,逐步过渡到高阶的批判性阅读,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阅读能力的阶梯式发展。
例如,在《松鼠》一课的“一课一练”设计中,教师围绕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任务。尤其是基础层要求学生从文中提取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关键信息,并填写表格;进阶层设置“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表现松鼠的特点”“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拓展层则提出“如果你是科普作家,会如何向读者介绍松鼠”,鼓励学生从文本结构、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创造性思考。基于此,通过持续的练习,学生在阅读同类说明文时,能够迅速识别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并对文本内容进行客观评价。某次单元测试中,涉及说明文阅读的题目班级平均得分率从之前的 68% 提升至 82% ,也就能够显著有效的体现了“一课一练”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
二、写作水平改善的典型案例研究
“一课一练”在读写结合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模仿范例与实践机会。尤其是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结合练习任务进行实践,能够逐步内化写作技巧,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同时,“一课一练”中的写作任务设计注重从仿写、改写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符合儿童写作能力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克服写作畏难情绪,积累写作经验,以此可以有效的实现从“依葫芦画瓢”到“自主创作”的跨越。
例如,以《海上日出》一课为例,教师在“一课一练”中设计了分层写作任务。首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描写一次日落过程;接着,要求学生借鉴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改写一段校园景色;最后,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独立创作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短文。以学生小林为例,在练习初期,其仿写段落仅能简单罗列景物特征,语言平淡。经过一个学期“一课一练”的持续训练,在期末写作《家乡的四季》中,小林熟练运用“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染绿了枝头”等比喻句,并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现家乡景色变化,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获得班级优秀作文展示机会。此类案例表明,“一课一练”通过系统的读写结合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构思、语言表达与创意能力。
三、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量化评估
语文综合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科学设计“一课一练”的评估指标,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进行量化分析。并且运用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构建包含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品质、文化认知等维度的评价体系,结合标准化测试、课堂表现记录、作品分析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通过纵向对比不同阶段的量化数据,能够清晰呈现“一课一练”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例如“一课一练”读写结合教学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语文综合素养基线测试,更是涵盖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文化常识等板块。实验期间,实验班采用基于读写结合的“一课一练”教学模式,对照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一学期后,再次进行测试并对比数据:实验班在阅读理解的信息分析题得分率提高 15% ,写作表达的结构完整性得分率提升 20% ,文化常识的迁移应用得分率增长 12% ;而对照班各项指标增长幅度均低于 5% 。此外,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发现,实验班学生在讨论课文主题时,能主动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见解的比例从 30% 提升至65% ,表现出更强的思维活跃度与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量化数据与质性分析共同表明,“一课一练”在读写结合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课一练”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通过理论分析、现状梳理、路径探索及效果验证,明确了其在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改进方向。可见,在未来教学实践中,需进一步优化“一课一练”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强化其与读写结合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效能,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才能进一步有效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萍 , 吴君 . 知 " 微 " 见著 精准施策——以统编小语中段读写教学为例 [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 2020(6):3.
[2] 田娟利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课一练笔的探索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30):1.
[3] 田娟利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课一练笔的探索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