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刘文杰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红堡镇太坪中心小学741400

引言

在农村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承担着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意识的重任。然而受教师素质、教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常用手段是传统的单一科目的课堂教育,也就缺乏系统贯通的理解认识,也就不能有效的激发学手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而大单元教学可以给予学生连贯综合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注入新的教学元素,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于此,实施大型单元式教学策略,能够使得道德与法治知识系统化,贴近农村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并且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提升授课效果,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基于农村生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传统的教科书知识很难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契合,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是按照课本章节展开讲授,没有深究农村生活特质和文化多样性的可能性,这往往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接受,学习兴趣也就不足。因此,以农村日常生活为切口,重新编排课程内容,是落实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方法。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单元为例。该教材的核心主题是环保问题,但很多具体的背景和案例实际指向城市的情形,而在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方法及资源利用状态都与城市有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放在农村现实场景中,从“保护我们家乡的环境”单元中,开篇请学生观察家乡最常见的垃圾,比如农用垃圾 ( 如秸秆 )、被丢弃的废旧塑料薄膜等,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垃圾会对家乡环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再结合家乡传统环保举措,比如用秸秆造有机肥等。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等,并让学生们尽可能地思考出与农村相关的环保方法。由此让学生更贴合环保与乡村实际进行教学,也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理解和使用能力[1]。

二、利用农村特色资源,丰富教学活动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但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教学的方式相对枯燥,主要以课堂式的教学为主要形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利用农村自身资源优势开展教学模式多种多样的教学能够为大单元教学注入新活力。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国家机构”中,可采用村委会这特定的授课内容,以“走进农村治理机构”为大单元活动主题。第一步骤是带领学生参观村委办公室,了解日常的基本工作及事务,比如解决村民纠纷,召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这时候,由村委干部讲解介绍,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家的部门在乡村是如何落地实施的。通过村干部详细讲解,向居民征求民意需求,客观公正地处理纠纷以及规划落实公共服务的设施,打造宜居乡村 [2]。之后,组织模拟村民自治会,给出农村存在的一些“痛点”问题,如饮水工程、修路工程等方面,划分小组饰演村民自治会不同身份人物,模拟协商解决问题。每个学生扮演村干部、普通村民等角色,从不同角度探讨解决问题策略。在村民灌溉用水分配方面,“村民”们展开讨论,陈述自身家庭院落用水需求状况,村民自治会成员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权衡各方利益,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由此可见,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国家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更可以通过切身地感受到农村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收获效率;了解国家机关是怎样深入农村生活的,在此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可以有效的增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农村文化传承,深化教学内涵

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风俗传统、农艺种植等,但是在道德法治教育中对农村文化的挖掘重视不足。尤其是在农村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大型单元的融合教学,能够强化教学内容,以及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家乡文化认同感、使命感。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弘扬优良家风”的学习内容中。乡村注重家庭,能够传承本土家庭家教价值观。可以将“寻访乡土家风家教文化”作为整堂课程的大方向,以此能够更为深入的深挖与研究乡土地区家风家教的价值理念。首先,可以请乡村老人走入学校,讲述老人自己家族优良家风,比如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真实事例。然后开展“我家的家风”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向家人提出获取与家庭传统有关的故事,可在课堂上讲述故事。此外,引导学生思考家风与社会道德、法治的联系,使其理解到好的家风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有助于保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优秀家风的内涵,还可以有效的使农村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关注学生差异。尤其是通过基于农村生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利用农村特色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结合农村文化传承深化教学内涵以及关注农村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等策略,能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以此可以为农村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熊德华 . 红色基因传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 以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为例 [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综合 ),2022(10):49-50.

[2] 管晓红 .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活动教学探究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13):70-72.

[3] 翟振叶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C]//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六).2023.

2023 年度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S(2023)GH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