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开权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钟山中学 551508
摘要:本文分析了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具体的应用方法,目的是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用分层合作的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用符合自己学习能力和现状的实验和合作任务,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拔高,提高实验能力和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分层合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探究中,教师要注重引进分层合作的理念和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结合生物课本中的内容来设计实验,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所进步,彼此协作,形成团结协作的能力,掌握生物知识关键点。
一、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分层合作的模式是指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划分中学习知识,该模式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分层合作的模式,要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实验水平、合作意识为目的,设计实验教学的方案,提高分层合作教学水平。分层合作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引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资源,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接受挑战,避免了统一教学模式下的“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
二、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调合理分组,发挥个体价值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分层合作的理念,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学生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能力要求。遵循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展现每一名学生的特长,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实验技能进行评估,在期初测验、日常作业表现、课堂观察等方式下,了解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特点。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小组应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高水平学生带动中低水平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分配不同的角色,设置组长、记录员、实验操作员、报告员等岗位,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北师大教材中的课程“光合作用”为例,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深化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熟练运用知识思考生活现象。
(二)由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指导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操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时刻关注各小组的操作情况,尤其是在实验的关键步骤时,教师要采取巡视和近距离观察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在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时,学生能够学习如何有效地沟通、分工合作,促使学生共享知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检查学生在“光合作用”实验课程中是否正确使用观察有关现象并记录全面的信息,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正确操作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总结,鼓励成功完成实验的学生分享经验和技巧,针对常见的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重点指导学生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有效地观察学生的操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效果[1]。
结论:
综上所述,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科学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有针对性的设计实验教学的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意识,促使生物分组合作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切实推动生物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红敏. 探究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