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视域下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研究
王永发 张晶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800
一、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职教青年思政队伍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技术与素养的融合发展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职教青年思政队伍在技术与素养融合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数字化转型对职教青年思政队伍的新要求
(一)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数字化转型使得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职教青年思政队伍需要掌握多种数字化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有机结合,使思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技术能够让思政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二)数字素养要求
数字素养是职教青年思政队伍在数字化转型中必备的素养之一。它包括数字意识、数字知识、数字技能和数字伦理等方面。数字意识要求思政教师认识到数字技术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积极主动地应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数字知识要求思政教师了解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数字技能要求思政教师具备数据处理、信息分析和创新应用的能力,能够将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三)创新教育能力要求
数字化转型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职教青年思政队伍需要具备创新教育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教育能力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等方面。教育理念创新要求思政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方法创新要求思政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技术应用与素养提升不均衡
部分职教青年思政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数字化技术,但在数字素养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能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课件,但在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方面能力较弱,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还有一些思政教师数字素养较高,但在技术应用方面不够积极主动,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意尝试新的数字化教学手段。
(二)融合发展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针对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培训内容往往侧重于单一的技术或素养培训,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培训方式也比较单一,多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思政教师在培训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学校对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往往更注重教学成果和科研业绩,而对思政教师在技术应用和素养提升方面的表现关注不够。这使得思政教师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去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
四、影响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职教青年思政教师的个人因素对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些思政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意愿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而另一些思政教师则对新事物存在抵触情绪,学习动力不足,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素养。此外,思政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也会影响其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思政教师在技术应用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而人文社科专业背景的思政教师则在思政教育理论和素养方面更有特长。
(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管理和支持是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教学资源配备情况、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都会影响思政教师的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如果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速度慢、教学设备陈旧,就会影响思政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果学校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思政教师也难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素养。
(三)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也会对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产生影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教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培养具有数字化技能和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职教青年思政队伍必须具备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促进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个人自我提升
职教青年思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可以通过参加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教学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水平。同时,思政教师还要注重实践操作,将所学的技术和素养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完善学校培训体系
学校要建立健全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要系统全面,涵盖数字化技术、数字素养、创新教育等方面。培训方式要多样化,采用集中授课、在线学习、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为思政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让思政教师了解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和发展趋势。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职教青年思政教师积极参与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要将思政教师在技术应用和素养提升方面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思政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激发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校企合作
职教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思政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数字化生产和管理流程,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思政教学中,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结论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目前,职教青年思政队伍在技术与素养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个人自我提升、完善学校培训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加强校企合作等策略,可以促进职教青年思政队伍技术与素养的融合发展。未来,职教青年思政队伍的技术与素养融合发展将朝着智能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职教院校和思政教师应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思政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爽 , 刘焱 , 许海军 . 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困境与策略探析 [J]. 大学 , 2025, (15): 39- 42.
[2] 扶国, 高林海.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 2024, (25): 25- 28.
基金项目:2025 年度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青年思政队伍 “ 技术—素养” 双维提升研究、20251085。
作者简介:王永发(1991年7月),男,汉族,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第二作者:张晶(1996 年4 月),女,汉族,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