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赋能:钧瓷手艺人如何借力新媒体传播文化精髓
常建华
禹州市常建华陶瓷工作室 河南省禹州市 452570
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凭借其内容多样性、传播速度快和互动性强的特点,迅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钧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此背景下,钧瓷手艺人需要借助短视频这一新媒体形式,突破传播局限性。
一、短视频赋能钧瓷传播的核心价值
短视频平台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使钧瓷艺术得以跨越地域边界,触及全球受众。通过短视频,观众不仅能直观欣赏钧瓷的窑变色彩、工艺细节,还能实时了解非遗传承人的创作过程、钧瓷历史典故等。让国内外爱好者随时感受钧瓷之美。这种即时、多元的传播模式,极大扩展了钧瓷文化影响范围,帮助其融入全球文化。
短视频平台降低了文化创作门槛,激活了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普通爱好者等多元主体的参与热情。钧瓷企业可以通过短视频展示产品与设计理念,非遗传承人则以个人账号讲述技艺传承故事,普通用户则通过“钧瓷体验”“仿制过程”等内容参与制作。这种全民参与的模式,不仅丰富了钧瓷文化的呈现形式,还催生了大量创新内容[1]。
钧瓷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窑变带来的色彩流动与自然美感,而短视频的视听特性能最大化呈现这一特质。通过高清镜头、慢镜头、特效剪辑等技术手段,创作者可精准捕捉釉色渐变、纹理交织的瞬间,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效果,可激发受众的文化认同与审美共鸣。
二、钧瓷手艺人新媒体传播实践路径
(一)内容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钧瓷手艺人的传播实践需要突破传统模式,通过内容创新提升文化影响力。内容擦混更新需要坚守钧瓷文化的核心价值,确保工艺传承真实,文化内涵纯粹,即创新表达方式,用现代审美语言诠释传统技艺,如通过短视频、动画等展示烧制过程。如拍摄钧瓷制作全流程(揉泥、塑形、釉彩、烧制),突出“窑变”的独特魅力,增强视觉冲击力。利用直播互动,开设“钧瓷工艺公开课”,实时演示技艺,解答观众疑问,提升参与感。还可打造“手艺人 IP”,通过 Vlog 记录日常创作、工艺难题攻克过程,展现匠人精神与人格魅力。创作“钧瓷与生活美学”系列内容,展示钧瓷茶具、摆件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关联品质生活标签,吸引都市受众。此外,还可结合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创作主题钧瓷作品,或是关联文化热点,利用“非遗保护”“文化自信”等社会议题策划专题内容。
(二)多平台运营
新媒体平台各具特色,钧瓷手艺人需根据自身定位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平台。在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适合展示钧瓷制作过程、窑变奇迹、成品鉴赏等视觉化内容。通过短视频直观呈现钧瓷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特性,吸引对工艺美学感兴趣的观众。在图文平台(小红书、微博),可以以精美的图片和故事化文案为核心,打造“钧瓷与生活美学”主题。分享钧瓷茶具搭配、家居装饰案例,吸引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群体。在直播平台(淘宝直播、视频号),定期开展工艺讲解、新品发布、拍卖直播,增强与粉丝的互动性。直播过程中可实时解答观众对钧瓷工艺、收藏价值的疑问,提升信任感。在知识平台(知乎、B 站),可通过深度文章、长视频讲解钧瓷历史、制作技艺、鉴赏方法,塑造专业形象,吸引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受众。
(三)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是钧瓷激活文化价值、拓展市场空间的关键发展路径。可以与竹编非遗艺术家合作,将钧瓷釉色纹理与竹编工艺结合,推出“窑变竹韵”系列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创作过程,并在直播中邀请两位手艺人共同讲解技艺内涵,吸引观众。寻找工艺理念契合的非遗项目,通过技艺互补、文化共叙,创造具有双重文化价值的联名产品,借助新媒体扩大传播声量。还可以与现代品牌联合,实现艺术与商业的融合突破,如联名高端茶品牌,设计“釉色茶具套装”,结合品牌新媒体矩阵(社交媒体、电商平台)推广,将茶器与茶文化故事结合,实现销量与文化输出双赢。应选择与钧瓷美学契合的生活品牌,通过产品设计、包装叙事、联合营销,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消费场景,使受众更加广泛[2]。
(四)互动与社群利用
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兴起的新传播语境下,手艺人需突破传统单向传播模式,通过互动与社群运营,将技艺静态展示转化为动态互动。首先,可利用短视频平台实时直播制瓷过程,展示揉泥、拉坯、施釉等工序细节,设置“弹幕提问”实时解答观众疑惑,逐步消除技艺的神秘感。观众可实时投票选择釉料配方,最终成品作为限量收藏品发售,提升用户参与价值。
手艺人还可建立兴趣社群,在微信、微博超话聚集钧瓷爱好者,定期发布工艺科普、作品赏析,降低入门门槛。招募资深爱好者组成“钧瓷文化研习社”,参与新品设计讨论、非遗文化推广活动策划,赋予用户共建身份。
(五)数据驱动
虽然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渠道为钧瓷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但传统手艺人仍然面临传播方式单一、受众触达难、商业化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数据驱动成为破解问题的关键。可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统计受众年龄、地域、兴趣偏好等特征。例如,发现钧瓷爱好者集中在25\~45 岁、文化爱好者群体,或对家居美学、非遗文化有浓厚兴趣。结合关键词搜索趋势(如“钧瓷鉴赏”“手作过程”),挖掘潜在受众需求。同时还要结合传统文化热点创作内容,提升曝光度。
结论
整体来看,短视频的赋能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其对文化传播模式的革新。钧瓷手艺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技艺、讲述故事,不仅实现了文化传承的数字化转型,还推动了钧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过程充分证明了短视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利娟 . 抖音平台钧瓷非遗文化的传播态势与路径创新 [J]. 许昌 学院学报 ,2024,43(06):22- 28+32
[2] 郭雨昕 .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研究 [J]. 决策咨询 ,2023,(05):70- 73+96.
常建华,1987 年 4 月,男,汉族,河南省禹州人,本科学历,禹州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禹州市非遗协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钧瓷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