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汽车电气系统的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研究

作者

马丰威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汽车电气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整体能耗和排放表现。提升汽车电气系统的能效并研发有效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汽车的运行成本,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显著降低尾气排放,对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研究汽车电气系统的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二、汽车电气系统能效现状及关键问题

(一)能效现状

当前,汽车电气系统涵盖了电源、起动、点火、照明、信号、仪表及辅助电气等多个子系统。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的数量和功率持续增加,导致电气系统的能耗不断上升。尽管汽车电气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整体能效水平仍有待提高。例如,传统发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通常在 60%-70% 之间,起动机在起动发动机时也会消耗大量电能,且存在能量损耗。此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许多电气设备如空调、音响等在非必要情况下持续运行,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浪费。

(二)关键问题

当前汽车电气系统在能效提升方面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系统架构设计存在优化空间,能量传输路径过长导致线路电阻增大,造成显著的热能损耗,同时复杂的线路布局增加了系统故障风险。其次,关键电气部件能效表现不佳,包括发电机励磁损耗大、起动机效率偏低以及电动机工况适应性差等技术瓶颈。再者,能量回收机制不完善,大量制动能量和发动机余热未被有效利用而直接散失。此外,系统智能化程度不足,缺乏基于实时工况的功率动态调节能力,典型表现为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等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自动优化运行参数,导致电能浪费。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汽车电气系统的整体能效水平提升。

三、汽车电气系统能效提升的关键技术

(一)系统架构优化技术

汽车电气系统架构优化主要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供电技术实现显著改进。模块化设计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功能独立的照明、空调等子系统模块,采用标准化接口实现高效集成,大幅简化线路布局并提升能量传输效率。分布式供电技术突破传统集中供电模式,通过就近布置电源单元缩短供电距离,有效降低线路损耗。这些创新架构不仅提升了系统可靠性,还使维护和升级更加便捷,为整车电气系统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二)关键部件节能技术

关键部件节能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新型发电机采用永磁和开关磁阻技术,显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节能起动机通过创新设计在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领域,永磁同步和开关磁阻技术的应用使电机在宽工作范围内保持高效率运行。这些技术进步大幅提升了汽车电气系统的整体能效水平,其中永磁技术的应用使电机功率密度获得显著提升,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四、汽车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技术

(一)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是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当汽车制动时,电动机切换为发电机模式,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将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二)发动机余热回收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通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发动机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如电能或热能,供汽车的其他系统使用。例如,采用热电转换技术将发动机余热转化为电能,为汽车的电气设备供电;采用热交换器将发动机余热用于加热车内空气或为发动机预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汽车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的电气设备供电。太阳能利用技术可以减少汽车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例如,在汽车的车顶、引擎盖等部位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在停车或行驶过程中都可以收集太阳能。

五、汽车电气系统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的未来展望

(一)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未来,汽车电气系统将迎来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系统将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基于先进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和AI 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可实时采集车辆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及用户偏好等多维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精准的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节驱动电机输出功率,依据环境光照智能调整照明系统亮度,结合车内温度及乘员分布优化空调运行策略,实现全车电气设备的最优协同。这种自适应的智能控制不仅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的驾乘体验。同时,5G通信技术的应用将促进车路云协同发展,使电气系统具备更强大的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为未来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二)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汽车电气系统的能效提升与节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和性能,降低能量损耗;先进的电池技术可以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新型的绝缘材料和散热技术可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

为了促进汽车电气系统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兼容性,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汽车电气系统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全球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将有助于汽车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六、结论

汽车电气系统的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是汽车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汽车电气系统存在系统架构不合理、关键部件能效低、能量回收与利用不足以及智能控制水平有限等问题。通过系统架构优化、关键部件节能、能量回收利用以及智能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电气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未来,汽车电气系统将朝着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及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的方向前进。汽车行业应加大对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汽车电气系统能效提升与节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全球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亮亮, 方文晴. 新能源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能效提升策略研究[J]. 大众汽车 , 2025, (03): 7- 9.

[2] 解康迪. 电气工程技术在汽车节能减排中的创新应用 [J]. 汽车测试报告 , 2024, (24): 152- 154.

作者简介:马丰威(1988 年9 月),男,人,学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