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福利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作者

郗静

国网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一、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人力资源福利保障作为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福利保障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福利保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福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福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

许多企业缺乏系统、全面的福利保障体系,福利项目设置单一,主要以法定福利为主,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而补充福利和弹性福利相对较少。这种单一的福利结构无法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难以发挥福利保障的激励作用。此外,部分企业在福利保障制度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岗位差异、工作年限、绩效表现等因素,导致福利分配不公平,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福利保障水平参差不齐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福利保障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通常能够提供较为优厚的福利保障,包括较高的薪酬、完善的保险体系、丰富的培训机会等。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福利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存在一些企业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这种福利保障水平的不均衡不仅加剧了人才流动的不合理性,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福利保障政策时,往往缺乏与员工的充分沟通。员工对企业的福利保障政策了解不足,不清楚自己享有哪些福利权益,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益。同时,企业也没有及时了解员工对福利保障的需求和意见,导致福利保障政策与员工实际需求脱节。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福利保障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四)福利保障管理不规范

一些企业在福利保障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福利资金管理混乱、福利发放不及时、福利项目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此外,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福利保障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企业在福利保障方面存在法律风险。

(五)福利保障缺乏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员工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福利保障模式已难以满足员工的期望。然而,许多企业仍然固守传统的福利保障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员工健康管理、职业发展支持、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的福利保障措施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员工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三、解决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福利保障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福利保障体系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经营状况和员工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福利保障体系。一方面,要丰富福利项目,除了法定福利外,还应增加补充福利和弹性福利,如商业保险、带薪休假、员工培训、子女教育补贴等,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福利分配机制,充分考虑员工的岗位价值、工作绩效、工作年限等因素,确保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例如,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不同的福利奖励,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二)提高福利保障水平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福利保障的监管,加大对中小企业福利保障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提高福利保障水平。同时,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福利保障观念,认识到福利保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在福利保障方面的投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薪酬结构、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福利保障水平。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福利保障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福利保障水平。

(三)加强福利保障沟通与反馈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福利保障沟通机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在制定福利保障政策时,应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参与到福利保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提高员工对福利保障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企业应及时向员工宣传福利保障政策,让员工清楚了解自己享有的福利权益和行使方式。此外,企业还应建立福利保障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员工对福利保障的需求和意见,对福利保障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四)规范福利保障管理

企业应加强福利保障管理,建立健全福利保障管理制度,规范福利资金管理、福利发放流程和福利项目执行等环节。加强对福利保障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福利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企业应加强对福利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防范法律风险。

(五)创新福利保障模式

企业应关注员工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创新福利保障模式。例如,可以引入健康管理福利,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可以开展职业发展支持福利,为员工提供培训、晋升机会等,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可以推行工作生活平衡福利,如弹性工作制度、带薪照顾假等,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通过创新福利保障模式,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实施对策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福利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福利保障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协调。明确各部门在福利保障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福利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福利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

企业应合理安排福利保障资金,确保福利保障工作的资金需求。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应充分考虑福利保障项目的支出,保证福利保障资金的稳定来源。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福利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福利保障培训,提高管理层对福利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增强员工对福利保障政策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举办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福利保障工作氛围。

(四)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福利保障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福利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员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员工对福利保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同时,将福利保障工作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评价,确保福利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结语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福利保障存在的系列问题,已成为影响企业人才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企业从构建科学体系、提升保障水平、强化沟通反馈、规范管理流程以及创新保障模式等多维度协同发力。同时,借助组织保障、资金支持、培训宣传与监督评估等措施,确保对策有效落地。这样企业才能为员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福利保障,激发员工潜能,增强员工归属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长远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建星, 许华. 浅析薪酬福利激励策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24, 27 (23): 130- 132.

[2] 林素贞.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点及优化策略分析 [J]. 中国集体经济 , 2024, (23): 101- 104.

作者简介:郗静, 1987.08 ,女 ,山东章丘人,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