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阅读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高惠洪

北华大学 吉林吉林 132013

一、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传统阅读教学常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参与度低等问题,而阅读圈(Literature Circle)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角色分工、合作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深度阅读与知识内化。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材中关于不同城市天气及人们活动的阅读文本,探讨阅读圈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路径。

二、阅读圈模式概述

阅读圈源于美国教育实践,是一种小组合作阅读方式。学生组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承担不同角色,如讨论组长、词汇达人、文化探索者、创意拓展者等,围绕文本从语言、内容、文化、拓展等维度深入探究,在交流分享中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与深度学习,培养自主阅读、合作沟通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基于阅读圈的具体教学应用 ---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 Unit3Rain or Shine

(一)文本分析

教材中该阅读文本围绕1 月1 日北京冬季时,渥太华、伦敦、悉尼、布宜诺斯艾利斯四座城市的天气及人们活动展开,涵盖天气描述(snowy、wet and rainy、hot and sunny 等)、温度表述、不同天气下的行为(buildsnowmen、walk in the rain、have picnics 等),语言素材贴近生活,兼具文化对比与语言知识学习价值,适合开展阅读圈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掌握文本中天气、活动相关词汇(如snowy、

windy、build a snowman 等 ),理解不同城市天气描述及活动表达的语句结构;能运用略读、扫读策略提取关键信息,如各城市天气与对应活动

2. 思维能力:通过深度阅读分析文本逻辑,对比不同城市天气差异原因。

3. 文化意识:激发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升对比分析思维,了解不同地域因纬度、季节等因素导致的天气差异,增强文化多元性认知。

4. 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提升小组协作能力,感受不同城市生活氛围。

(三)教学流程

1. 准备阶段(10 分钟)

分组:将学生按异质分组(考虑语言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等),每组4 - 5 人,确保小组具备多元学习资源与能力互补。

角色分配:为每组发放角色卡,明确角色及任务如下:“讨论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把控进度与秩序,确保成员围绕文本发言。 “词汇达人”梳理文本中天气、活动、温度等关键词汇,解析词义、用法,制作词汇导图 。 “文化探索者”探究文本中城市所属国家、季节特点、地域文化与天气关联(如澳大利亚1 月为夏季原因),挖掘文化知识。“创意拓展者” 基于文本,拓展相似主题内容(如其他季节不同城市天气),设计创意任务(如编写新城市天气语音消息)。 若小组人数为5,可增设“语法梳理员”,分析文本中复杂句式(如“It's + 天气形容词 + 地点”“People are + 现在分词”等结构)。学生首先自主默读文本,标记疑惑点,为小组合作做准备。

2. 小组合作阶段(20 分钟)

各小组围绕文本,依据角色任务开展合作探究。“词汇达人”先筛选出“snowy(渥太华天气)、wet(伦敦天气)、hot(悉尼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天气)、build snowmen(渥太华活动)、have picnics(布宜诺斯艾利斯活动 )”等词汇,通过例句(如“It's snowy in Ottawa. Kidsare building snowmen.”)解析用法,绘制词汇关联图,将天气与对应活动词汇配对。“文化探索者”查阅资料或结合地理知识,解释“1 月时,北京是冬季,悉尼却是夏季”源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说明伦敦多雨的气候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让成员了解地域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天气的适应(如伦敦人习惯带伞)。 “讨论组长”引导成员分享初读疑惑,如“‘freezing cold, but people aren’t staying at home’中‘freezing’用法”,组织对文本内容提问(如“悉尼人们在海滩做什么具体活动?”),推动讨论深入。“创意拓展者”构思思考其他季节(如7 月)不同城市天气,预设“7 月北京炎热,悉尼冬季多雨”等情境;设计创意任务,如模仿教材“给朋友发语音消息”,编写新城市(如东京、纽约)在特定天气下的语音内容。各角色相互配合,如“词汇达人”发现“文化探索者”提到的地域文化词汇,可补充用法;“讨论组长”协调“创意拓展者”融入更多文本语言结构。

3. 班级分享与互动阶段(15 分钟)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按角色汇报,词汇达人用词汇导图讲解重点词汇;“文化探索者”用PPT 或手绘海报呈现文化知识;“创意拓展者”表演编写的语音消息或展示拓展内容;“讨论组长”总结小组探究收获与未解决问题。其他小组可进行提问、补充,如对“buildsnowmen”中“snowmen”复数形式疑问,“词汇达人”答疑;对“文化探索者”关于南北半球季节解释有新发现,可进一步探讨;对创意拓展任务,可提出不同编写思路(如加入更多情感表达)。最后教师引导与总结,教师点评各小组表现,肯定词汇梳理、文化挖掘等亮点,纠正语言错误(如“have picnic”应为“have picnics”);梳理文本逻辑(不同城市天气 $$ 对应活动 $$ 文化/ 地域关联 ),总结阅读策略(略读找城市天气,扫读找活动;对比阅读分析差异 )。

4. 巩固与拓展阶段(课后任务)

学生自主整理阅读圈探究内容,完善词汇笔记、文化知识卡片;选择一座城市,用文本语言结构写一篇天气与活动短文(如 “It's windyin Beijing. People are flying kites in the park.”)。并在各自小组共同制作“世界城市天气与生活”海报,融合阅读文本及拓展内容,标注天气、活动、文化小贴士;策划“天气播报员”情景表演,用英语模拟不同城市天气播报,融入小组创意。

四、阅读圈应用效果与价值分析

(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通过阅读圈模式,学生从被动接受文本信息变为主动探究。在词汇梳理、文化挖掘中,锻炼略读、扫读及深度分析能力。如词汇达人角色促使学生精准提取、解析词汇,提升词汇运用与文本解码能力;文化探索者任务推动学生跨学科关联(英语与地理),培养信息整合与逻辑分析思维,助力阅读能力进阶。

(二)对英语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的激发

小组合作中,不同角色任务让学生找到参与点,创意拓展、文化探究等内容贴近生活又具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成员间相互协作、交流,在解决问题(如文本理解分歧 )中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与表达,提升团队沟通能力。

(三)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圈涵盖语言知识(词汇、语法)、文化意识(不同城市文化与天气适应)、思维品质(对比、分析、创意)、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合作)的培养,契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助力学生从语言学习者向文化理解者、思维运用者转变。

五、结语

阅读圈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教材文本为载体,通过角色分工与合作探究,激活学生阅读动力,促进深度阅读与素养发展。在后续教学中,需持续优化角色任务设计,关注个体差异,让阅读圈更好适配不同文本与学情,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注入持久活力,切实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魅力与文化多元,实现英语学习的真正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易立 , 龚艳艳 . 基于阅读圈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展示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 中学篇 ),2018,41(02):35-40.

[3] 蔡李娜 . 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08):56-59.

作者简介:高惠洪 (1999-),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