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管理视角下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优化技术分析报告
杨杨
成都立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身份证:510129198811105215
一、引言
在建筑经济管理中,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是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关键环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还对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产生深远影响。以成都环境创新创业总部及“一带一路”海外业务总部项目工程为例,其招标控制价为669750841.69 元,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使得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招标控制价编制能够确保采购到优质供应商,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然而,当前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等,导致控制价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偏差,影响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因此,从建筑经济管理视角出发,对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进行优化技术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招标控制价编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现状
目前,招标控制价编制主要依据相关的工程造价规范和标准,结合项目的设计图纸、招标人的需求、相关技术规范等资料进行。编制人员通常会根据市场价格信息、计价定额或企业定额定额以及以往的经验来确定各项费用的标准。在成都环境创新创业总部及“一带一路”海外业务总部项目工程中,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等,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2.2 问题
2.2.1 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编制人员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获取市场价格信息。例如,某些新材料、新技术的价格渠道较少,且市场供应情况复杂,导致编制人员难以确定其合理价格。此外,对于一些使用新技术的项目,因新技术推广的问题导致新技术实际成本那一确定,也会影响控制价的合理性。
2.2.2 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部分编制人员过于依赖传统的编制方法,传统的编制方法往往基于国家相关部分发布的计量计价规范,可能存在与当前市场差异较大的情况,同时难以适应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确定间接费用时,可能采用统一的费率,而没有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如项目的规模、工期、施工难度等因素对间接费用的影响。
2.2.3 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招标控制价一旦确定,在招标过程中往往较少进行调整。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价格波动、设计变更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际成本与控制价产生较大偏差。例如,在项目建设期间,若钢材价格大幅上涨,而招标清单或合同中未约定调差原则,施工单位可能会面临成本压力,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建筑经济管理视角下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优化的必要性
3.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优化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估算项目成本,使资金得到合理分配。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费用标准,避免资金的浪费和闲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成都项目中,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可以确保项目在投资范围内顺利进行,减少因资金短缺或过剩而导致的工程延误或资源浪费。
3.2 保障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
合理的招标控制价能够为投标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投标人可以根据准确的控制价制定合理的投标报价,避免盲目压价或高价中标的情况发生。同时,对于招标人来说,准确的控制价可以防止中标价过高或过低,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助于维护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3.3 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科学的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准确估算成本,可以在项目前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规划,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变更和索赔。在成都项目中,优化编制方法可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的利润空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优化的技术分析
4.1 基于大数据的价格信息获取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广泛收集和整合市场价格信息,包括建筑材料、设备、人工等方面的价格数据。通过建立价格数据库,对历史价格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预测价格走势。例如,对于成都项目中使用的特殊材料,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搜索全国范围内的采购价格和供应情况,为编制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价格参考。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价格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如季节因素、市场供需关系等,以便更好地应对价格变化。
4.2 引入BIM 技术进行模型计量与专业碰撞分析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数字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工程量的自动计算和成本的实时估算。在成都项目中,通过建立BIM 模型,可以准确提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避免手工计算带来的误差。同时,BIM 模型可以与成本数据库进行关联,根据不同的材料、工艺和市场价格,自动生成成本估算报告。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减少后期的变更和返工,从而降低成本。
4.3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的确定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对项目的规模、工期、施工难度、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合理的间接费用费率。在成都项目中,对于安装工程的间接费用,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取相关评价指标,如施工人员数量、设备租赁时间、管理复杂度等,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间接费用的调整系数,使间接费用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
4.4 设定合理的调整原则
为了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和项目变更等因素对项目造价的的影响,可以预先设定的调整规则,建立动态调整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价格指数、工程量变更情况等参数,按约定调整项目造价。例如,在成都项目中,招标控制价中合理约定了当钢材价格上涨超过一定幅度时,可按照约定原则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确保了招投标双方的合同履行的公平合理。
五、成都环境创新创业总部及“一带一路”海外业务总部项目工程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成都环境创新创业总部及“一带一路”海外业务总部项目工程,招标控制价(小写):669750841.69 元,大写:陆亿陆仟玖佰柒拾伍万零捌佰肆拾壹元陆角玖分。招标人为成都环境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造价咨询人为。编制时间为 2022 年 01 月19 日,复核时间在2024 年12 月底止。该项目涉及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具有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
5.2 原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在招标控制价初稿编制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依据相关的工程造价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编制。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市场价格信息的获取不够全面和及时,导致部分材料价格估算不准确。例如,项目中使用的某些进口设备的价格波动较大,原编制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使得控制价中的设备费用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偏差。其次,在工程量计算方面,手工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结构部分,可能导致工程量偏大或偏小,从而影响控制价的准确性。此外,原编制方法未充分考虑项目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如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等,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5.3 优化后的编制方法及效果
采用上述优化技术后,对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进行了重新编制。基于大数据的价格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对进口设备价格进行了更准确的估算。通过引入 BIM 技术,工程量的计算更加准确,减少了手工计算的误差。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的间接费用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模型后,当市场价格波动和项目变更发生时,能够及时调整招标控制价。经过优化后,招标控制价更加合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钢材价格上涨,动态调整模型及时调整了控制价中的钢材费用,避免了施工单位因成本增加而产生的纠纷,保障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