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广安市前锋至枣山干线公路工程桥梁与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报告

作者

陈松林

身份证:511622198806277710 广安交通投资建设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广安市前锋(货运站)至枣山(操场坝)干线公路工程,作为连接前锋火车站、新桥工业园区、广安港、枣山工业园的重要交通动脉,其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中的大龙大桥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其桥梁与路基过渡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行车安全与舒适性。

1.2 工程概况

大龙大桥位于广安市前锋至枣山干线公路工程枣山至港口段,路线全长1.844 公里,设计时速 60公里/小时。大桥跨越渠江,采用96 米+180 米+96 米预应力钢筋砼连续刚构结构,两端引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预制T 梁形式。桥梁与路基过渡段作为桥梁与路基之间的连接部分,其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是本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3 地质条件

项目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桥址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互层。地基承载力较低,且存在软土、粉质粘土等不良地质现象,对桥梁与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桥梁与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

2.1 施工准备

2.1.1 技术准备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明确桥梁与路基过渡段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

2.1.2 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填筑材料,如级配碎石、砂砾石等。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如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等,并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1.3 现场准备

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对施工造成影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桥梁与路基过渡段的位置和范围。

2.2 施工方法

2.2.1 过渡段基底处理

在过渡段基底处理时,首先清除基底表面的杂物和软弱土层,然后进行夯实或换填处理,以提高基底的承载力。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CFG 桩等加固措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2.2.2 填筑材料选择与铺设

过渡段填筑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透水性强的材料,如级配碎石、砂砾石等。填筑时,按照设计要求的厚度和坡度进行分层铺设,每层铺设完成后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压实过程中,注意控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和压实遍数,避免对桥台结构造成影响。

2.2.3 排水设施施工

在过渡段施工中,应重视排水设施的设置。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排水沟、盲沟等排水设施,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止积水对过渡段造成损害。同时,注意排水设施与桥台结构的衔接,确保排水顺畅。

2.2.4 特殊处理措施

针对本项目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在过渡段施工中采取了以下特殊处理措施:

土工格栅加筋:在过渡段填筑过程中,铺设土工格栅进行加筋处理,提高填筑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土工格栅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与填筑材料紧密结合。

轻质材料填筑:在桥台背后一定范围内采用轻质材料(如泡沫混凝土)进行填筑,以减轻对桥台结构的压力。轻质材料的填筑应严格控制其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2.3 施工质量控制

2.3.1 压实度控制

压实度是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施工过程中,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等方法对压实度进行检测,确保每层填筑材料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压实度不达标的区域,及时进行补压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2.3.2 平整度控制

过渡段的平整度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施工过程中,采用平地机进行整平作业,确保过渡段表面平整、无坑洼。同时,加强对过渡段边缘的处理,确保其与桥台结构及路基的衔接平顺。

2.3.3 排水性能检测

排水性能是过渡段施工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施工过程中,对排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畅通无阻。同时,通过模拟降雨等方式对过渡段的排水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2.4 施工监测与反馈

2.4.1 施工监测

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建立施工监测体系,对过渡段的沉降、位移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过渡段的施工状态和质量情况,为施工调整提供依据。

2.4.2 反馈与调整

根据施工监测结果,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加强与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共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三、施工难点与对策

3.1 地质条件复杂

本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软土、粉质粘土等不良地质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对策:加强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准确掌握地质条件分布情况。优化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优化过渡段的设计方案,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强化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条件变化带来的问题。

3.2 施工难度大

桥梁与路基过渡段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对策: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现场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3 环境保护要求高

本项目位于环境保护敏感区域,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对策:制定环保措施: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环保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加强环保宣传: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实施绿色施工: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方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四、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通过对广安市前锋至枣山干线公路工程桥梁与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与实践应用,本项目在过渡段施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准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有效的施工监测与反馈机制,确保了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针对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难点问题采取了有效的对策措施,成功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4.2 展望

未来在类似项目的施工中,应继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工作,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与推广,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公路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