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冰雪旅游校企村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马超越
舒兰市职业高级中学校 吉林省 舒兰市 132600
引言:随着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冬奥会的影响,冰雪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部分。然而,产业的快速扩张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中职院校如何培养与冰雪旅游相关的技术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校企村三方协同合作模式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不仅可以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也有助于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该合作模式的构建,包括其组织结构、合作内容、人才培养路径及政策保障等方面。
一、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中职教育需求
(一)冰雪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冰雪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为代表的东北及北方地区,凭借丰富的自然雪资源和完善的旅游设施,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例如,已创建省级冰雪特色学校 524 所,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250 所,形成了大中小一体化的冰雪体育教学体系。此外,阿勒泰市将滑雪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每年组织大量学生参与滑雪课程,成为全国首个开设滑雪体育课的城市。这些区域不仅在冬季吸引大量游客,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二)中职院校冰雪旅游相关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随着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开设与冰雪旅游相关的专业课程。例如,延庆一职开设冰雪专业,采用“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与滑雪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该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专家授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支持高校建立冰雪学院,开设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管理、冰雪装备等相关专业,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冰雪产业人才。这些专业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满足冰雪旅游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人才供需矛盾与中职教育的适应性分析
尽管中职院校在冰雪旅游专业设置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人才供需矛盾。一方面,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训基地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完全满足行业需求。例如,延庆一职的冰雪专业虽然与滑雪场合作,但仍需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环节。此外,部分地区的中职院校尚未开设冰雪旅游相关专业,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因此,中职教育需要加强与冰雪旅游产业的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生冰雪旅游校企村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框架设计
校企村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校企村三方协同育人的组织结构。学校负责人才培养与理论教学,企业提供实践平台与技术支持,村庄提供实习基地与就业岗位。三方通过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合作机制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利益共赢。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学校与村庄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企业与村庄共同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和就业对接。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二)合作内容与形式
校企村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共建与师资互派、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文化传承与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课程共建与师资互派是校企村合作的基础。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大纲,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学校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企业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讲授前沿技术,促进知识的双向流动。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是校企村合作的关键。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基地进行实习,企业提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基地的运营由学校、企业和村庄共同管理,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文化传承与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是校企村合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与村庄合作,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学校为村民提供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企业参与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产业的发展。
(三)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政府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的支持是校企村合作顺利推进的保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企业和村庄开展合作;为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减轻合作方的经济压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校企村合作协议与责任分担是合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学校、企业和村庄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学校负责人才培养与教学,企业提供实践平台与就业岗位,村庄提供实习基地与就业岗位;各方应按照协议履行责任,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是合作持续发展的保障。学校、企业和村庄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合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合作内容与方式,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改进,提升合作的质量与效果,确保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中职生冰雪旅游校企村合作模式能够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冰雪旅游产业人才短缺问题。通过三方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也为地方经济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支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未来,随着合作机制和质量评估的完善,该模式将在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贝妮 . 数字化时代冰雪旅游服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54(02):222-224.
[2] 何鹂 . 冰雪旅游大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J].旅游纵览 ,2024,(21):86-88.
[3] 李子康 , 况明亮 , 吴春云 . 新疆冰雪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 [J]. 运动精品 ,2024,43(07):73-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