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建设与政工工作的关系研究
张晓芳
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引言: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纪律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抓手,其实践成效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二者在价值引领、行为规范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当前部分党组织存在纪律执行虚化与思想教育弱化并存的现实困境,亟待通过理论探讨揭示其协同作用机制。
1. 纪律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
1.1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把严明纪律作为红色基因深植自身肌体之中,党的纪律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对纪律作出明确规定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央成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巩固了新生政权,到改革开放时期,颁布《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纪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规范自身行为的有效手段。
1.2 党的纪律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回顾党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靠严明纪律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纪律建设保障了国家建设的顺利推进;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纪律建设确保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正确方向,这些都充分证明,纪律建设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更是深刻阐述了纪律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赋予纪律建设新的时代使命,充分宣示了党中央以铁的纪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定力和坚定决心。
1.3 党的纪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纪律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纪律严明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必须以铁的纪律作保证,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2.新时代纪律建设的核心要求
新时代纪律建设的核心要求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党服从中央、令行禁止,深化标本兼治强化制度约束,加强思想教育筑牢信仰根基,通过严格监督执纪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政工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示例:某地党委通过健全日常监督机制与常态化警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有效提升纪律执行力。
3.纪律建设与政工工作的互动关系
3.1 纪律约束为政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纪律约束为政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刚性规范明确行为边界与权责关系,确保政工活动在既定框架内有序开展。例如国有企业依托纪律教育强化组织执行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岗位责任、廉洁要求相结合。严明纪律是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基石,二者协同构建了程序化、规范化的治理机制。
3.2 纪律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
纪律文化通过规范行为与强化认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以党内纪律教育为例,定期开展党章党规学习活动,使党员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组织生活与日常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进而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这种双向促进机制,实现了纪律约束与思想引领的有机统一。
3.3 思想教育强化纪律自觉性
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引导价值认同与行为规范,筑牢纪律建设思想防线,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政工工作发挥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常态化理论学习。警示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使其在理想信念支撑下主动遵守制度、抵御风险。政工部门组织开展党纪专题学习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引导党员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自律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底线。
3.4 政工手段在纪律监督中的运用
政工手段在纪律监督中应发挥思想引领与行为纠偏双重作用。通过日常谈心摸排思想动态,依托主题党日强化纪律意识,建立廉政档案追踪履职表现,结合案例警示剖析风险根源,运用民主评议拓宽监督渠道,将柔性教育与刚性约束相结合,形成预防为主、惩教并重的长效机制。示例:某机关开展纪律作风"四查四纠"行动,通过自查互查、群众评查、组织核查整治作风顽疾。
4.优化纪律建设与政工工作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构建纪律教育与政工培训的融合体系
纪律教育与政工培训融合,需聚焦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育内容中将党纪法规纳入政工培训课程,深化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教学。强化思想引领和行为约束,建立协同考评机制,以纪律意识提升检验政工实效,推动双向赋能,实现党性锤炼与队伍建设的有机统一。
4.2 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督平台
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督平台,需整合纪检、审计等部门资源,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与流程联动,破除信息壁垒。该平台可促进政工部门联合开展纪律教育,加强警示作用。例如国企可将监督模块嵌入业务流程,实时预警违规风险。协同机制既能提升监督覆盖面和精准度,又能发挥政工工作的思想引导功能,推动纪律刚性约束与思想自觉相统一。
4.3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纪律监督效能
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数据。构建公职人员行为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行为特征,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实时监控异常。动态自动触发警示信息,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推动纪律建设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有效增强监督精准性和政工工作前瞻性。
4.4 强化政工队伍纪律素养建设
强化政工队伍纪律素养建设,需以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并重,通过常态化学习培训强化政治纪律意识,结合岗位实践提升执行能力,同时完善监督考评机制,以严明纪律保障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引领、政策落实中的示范作用,确保队伍忠诚可靠、作风过硬,为纪律建设与政工工作协同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结束语: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上,党的纪律建设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唯有坚定执行,才能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对挑战,我们应深化制度、强化监督,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与纪律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5,(02):223-225.
[2]林香媛.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J].现代企业文化,2024,(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