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的学习困境研究
王健
北京城市学院 101300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模式和家庭结构的转变使得双职工家庭数量持续增长,尤其在城市地区已成为主流。双职工家庭指父母双方均在职场工作,无法全天候陪伴和照顾子女。每年暑假期间,由于学校教育活动暂停,双职工家庭的无陪伴儿童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类儿童在暑期缺乏日常学习指导、生活监督和心理陪护,极易出现学习习惯松懈、学习内容脱节、作业拖延、成绩滑坡等现象。加之年龄阶段特性使然,儿童自我管理能力本就有限,暑期无陪伴状态下的学习困境更加明显。当前关于双职工家庭及其子女教育问题已有不少研究,但专门聚焦于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困境的系统性研究仍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全面呈现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在学习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多层面、多角度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政策制定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一、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现状分析
据调研数据显示,超过 75% 的双职工家庭存在暑期无陪伴儿童现象。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法像学期中那样安排课后陪读或辅导班,许多家庭只能选择让孩子单独在家,依靠在线学习平台、自学材料或短期补习班度过暑期。调查结果表明,这类无陪伴儿童的暑期学习时间普遍较短,每日平均学习时间不足两小时,其中主动学习时间比例不足 40‰ 。此外,有 60% 以上的儿童表示难以坚持暑期学习计划,常因缺乏监督而中断学习。部分儿童长期沉迷电子游戏、短视频、社交软件等娱乐活动,对学习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另有不少家长反馈,暑期结束后,孩子学习状态恢复缓慢,成绩波动较大,甚至存在知识点遗忘和学习兴趣下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除学习时间和效率下降外,暑期无陪伴儿童的心理状况也出现一定波动,如孤独感增强、自律性减弱、社交能力退化等。由此可见,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的学习困境已经成为影响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
二、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困境的成因分析
首先,家庭监护缺位是暑期学习困境的重要原因。双职工家庭的父母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限制,往往无法在暑期为孩子安排持续性的学习监督和指导。即便有部分家长试图利用下班时间辅导,但由于家务、休息等因素,实际陪伴和教育投入仍然有限。其次,社会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尽管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广暑期托管班、兴趣培训等服务,但普及率和覆盖范围仍有限,且费用高、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一些社区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场地,导致家长即使有需求,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第三,儿童自身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多数无陪伴儿童年龄在8 至14 岁之间,这一阶段正处于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尚未形成稳固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意识。没有外部强制力量和监督时,易受外界诱惑,导致学习计划流于形式。第四,学习环境不良加剧了困境。暑期在家,电视、手机、游戏等干扰因素增多,家庭空间和设备的布置往往也不利于安静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部分家长对暑期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仅关注孩子是否完成作业,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规范性和延续性。综合以上因素,形成了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困境的复杂成因体系,既有家庭内部机制的问题,也有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位,还有儿童个体能力发展的不足。
三、学习困境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暑期学习困境不仅影响孩子的知识掌握和学业成绩,更深层次地影响其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是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受限。长时间脱离系统性学习,容易造成学习内容遗忘、基础知识薄弱,影响新学期课程的接受能力。其次是学习习惯破坏。儿童学习习惯需要长期培养,暑期松散管理导致原有良好习惯中断,复学后难以迅速调整状态,形成恶性循环。第三是心理问题增多。无陪伴状态下,儿童缺乏与同伴及家长的有效互动,孤独、焦虑等情绪容易累积。长时间沉迷网络娱乐也可能诱发注意力障碍、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第四是社会适应能力退化。假期期间,孩子与同龄人缺乏集体活动和团队协作机会,长期宅家削弱其社交技能和公共行为规范意识。总体而言,暑期学习困境影响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学业本身,更可能成为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阻碍因素。
四、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困境的优化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多层面的优化路径。首先,完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单位为职工提供灵活工时、暑期子女托管服务,缓解家庭教育压力。家庭自身也应加强对子女学习计划的提前安排,如制定合理的暑期作息表、明确学习任务、利用智能设备进行远程监督等。其次,学校应积极拓展暑期托管服务。当前多数学校暑期关闭或仅开放短期培训,应转变理念,将暑期托管作为教育延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包括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咨询等综合性内容。再次,社区公共资源整合是关键。各地应加大对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自习室等公共学习场所的建设与开放力度,推动社区教育服务均等化,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同时,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开发质量高、价格合理的在线学习平台和托管产品。最后,加强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平时教育中应注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任务分解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假期前后通过专题课程和家校合作强化相关训练。只有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多维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缓解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困境。
五、结论
双职工家庭暑期无陪伴儿童学习困境是现代城市化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具有家庭结构性、社会服务滞后性和儿童个体发展阶段性等特点。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本文发现该问题的成因复杂,涉及家庭监护缺位、社会支持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弱以及学习环境不良等多个方面。针对性解决该问题,需要从完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拓展学校托管服务、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和提升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建立政府主导、学校配合、社区支持、家庭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未来,应继续加大政策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双职工家庭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和人性化的暑期教育服务保障,真正实现儿童学习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双重保护。
参考文献
[1]宁波市暑期“假日学校”的坚守与圆梦[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4,(11):41-42.
[2]李丹颖.上海市育龄妇女生育的社区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4.
[3]曾小琴.成都市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政策实施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4.
[4]本刊编辑部.暑期托管班职工放心班[J].工会博览,2024,(22):10-13.
[5]曲小涵.“双减”背景下初中课后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4.
[6]高睿鑫.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与改进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