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微写作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

王轶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邯山小学 河北邯郸 056001

引言:

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单一的训练方法,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微写作可助力于学生的文化积淀,短小精炼特性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情感,减轻和消除学生的习作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微写作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以“小学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为课题,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微写作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概念界定

“小学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探究总结 3--6 年级随文微写及节日微写教学内容及指导策略。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2.发现学习理论。3.评价激励的理论

三、研究目标

在指导过程中,以观察、想象、创新、交流、仿写为支点,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

情感。培养学生掌握构思、选材、组织语言等各种习作方法和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乐于自由表达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归类梳理 3--6 年级教材随文微写内容、写作方法,探究总结随文微写教学指导策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探索节日微写作的教学指导策略步骤。总结节日微写的写作方法及模式。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2.文献分析法。3.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过程

(一)分解提炼单元微写要素

“随文微写”训练是一个整体系统,系统的内核是单元“习作要素”。通过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分析单元习作“教什么”“怎样教”。统整教材资源,分解单元习作要素,结合课文精准选择提炼教材“随文微写”的训练点。梳理单元“随文微写”训练目标体系。例如:五上一单元习作目标和课文微写目标。

(二)实践探索微写教学策略

“随文微写”的教学突出四个“微”:一是选点微。将单元习作要素分解,一堂课只涉及一个微型训练点。二是目标微。每一个训练点都针对学生习作技能具体而微小的某个方面,具有指向性。三是训练微。每一次微写只占 10 分钟左右,仅是课堂的一个教学板块。四是篇幅微。在单篇阅读教学中,选择合适文段,落实微写训练点,进行非完整性、片断性的微写活动。教师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赏读精彩段、分析习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提供习作支架、引导学生书写。

(三)总结建构微写教学模式

“随文微写”结合单篇课文重要读写结合点,放大、挖掘、夯实,力求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当堂完成说、写练习,通过赏读、点拨、口头练习等引导学生发现并积累典型的“表达范式”。点滴训练,阶梯积累,聚沙成塔。

(四)探究节日微写内容策略

探究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深远的历史意义、来源、习俗、活动等。总结实践春节、元宵节、植树节、中秋节等 15 个节日习作指导内容、写作方法和教学指导策略。

七、研究成果

(一)建构“随文微写”课堂教学模式:读、说、写、展、评。

1.读:精读选段,品鉴词、句、段,归纳写法。

2.说:提供“支架”,让学生根据支架去说,个人说、小组说,汇报说……

语言支架:提供与微写目标相关的词汇、句式和段落结构等语言素材,丰富学生语言表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师出示:数不清、数不胜数、许许多多、鱼的世界等词语,引导学生说出关键句。

内容支架:提供与微写目标相关的内容素材和写作思路,拓展学生写作内容。《匆匆》教师多种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日常生活的,学校生活的,游戏角度的等,拓展学生写作内容。

方法支架:提供与微写目标相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导,提高写作水平。《那个星期天》指导学生按照“内心独白+具体事例+环境描写”的结构表现人物心情。

3.写:贴近生活,选取训练点,迁移写法,写片段。教师提供范例引导学生模仿并创新,进行改编、续写等创新活动,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展:展示学生作品,分享交流,相互促进。

5.评:多元化评价。课堂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细化评价方法,形成多元评价机制。

经过实践,探究总结出“短小文章课中练笔”(比如《白鹭》)、“经典段落课尾练笔”(比如《落花生》)和“单元整合课后练笔”(比如《桂花雨》)三种“随文微写”课堂教学模式。

(二)总结“随文微写”三步教学指导策略:聚焦微写主题、探究微写方法、导图理清思路。

以《那个星期天》一课为例:

1.聚焦微写主题

出示不同心情的图片问:“同学们,你有过以上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怎样表达这些感受呢?”引导学生回顾最深感受,畅所欲言。今天,我们从课文中学习用三招写好人物内心感受。”

2.探究微写方法

出示:“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首句中心情感时光不好挨,等待母亲时是煎熬的、焦急的。“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决不许她再耽搁。”抒发了“我”自己后悔、懊恼的心情。

这是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妙招一:内心独白抒真情。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想象她们的声音。

段落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拨弄蚁穴、看画报”等具体的事,来真实自然地表达“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这是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妙招二:事例细节叙心情。

“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环境描写通过写院子的空空落落,写自己心情的孤寂。

这是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妙招三:环境描写衬心情。

最后总结表达情感写作技巧:内心独白、具体事例、景物描写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3.导图理清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种心情,先用思维导图列出“事件、环境、内心独白”关键词,然后再写下来。

(三)探究节日微写三步教学指导策略:了解由来、探究习俗、表达活动。

1.了解由来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在指导微写作时,我们引导孩子们去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比如,通过讲述除夕供祭祖先,用红色春联与爆竹来对付“年兽”,了解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通过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通过讲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的吉利日子了解重阳节的由来。通过讲述“赤豆打鬼”的风俗了解腊八节的传说……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对节日的感受,还能让孩子们的作文更具深度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本论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小学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为 22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