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室和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马刚 李江红
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831700
变配电室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与分配的核心环节,高低压配电装置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负责电压调整、负荷分配和故障保护。由于长期运行,高低压配电设备可能会受到环境、负荷变化及设备老化的影响,导致运行故障。因此,合理的运行管理和科学的维护策略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随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监测和远程维护技术逐步应用于变配电系统,提高了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将围绕变配电室及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管理、维护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一、变配电室和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管理
1.变配电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变配电室主要由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母线、电缆等设备构成。变压器负责电压变换,将高压电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与分配。高低压开关柜用于控制、保护和监测电路,内部包含各类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母线起着汇集和分配电能的作用,连接各个电气设备。电缆则负责电能的输送。其功能在于接收来自电网的高压电能,经过降压、分配等处理,安全、稳定地将电能输送给各类用户,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保障着电力的可靠供应。
2.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特点
高压配电装置运行电压高,一旦发生故障,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因此对绝缘性能、灭弧能力要求极高。其操作相对复杂,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引发事故。低压配电装置则直接面向用户,负载类型多样,包括照明、动力等,运行中易受负载变化影响,如启动电流大的设备可能导致电压波动。而且低压配电装置数量多、分布广,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量大,需要实时监测运行参数,确保稳定供电。
3.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
常见问题包括设备老化导致性能下降,如开关柜触头磨损、变压器绝缘老化等,影响供电可靠性。运行环境不佳,如高温、潮湿、灰尘多,易引发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误合闸、误分闸等事故。优化措施方面,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部件。改善运行环境,安装空调、除湿器、防尘罩等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制定严格操作规范并监督执行,提高人员专业素养,保障变配电室和高低压配电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二、变配电室和高低压配电装置的维护技术
1.常见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
在 10kV 配电室高低压开关的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类型多样且各具特点。短路故障多由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破损、人为误操作以及小动物进入带电区域等引发。一旦发生,电流会在瞬间呈几何倍数急剧增大,可能引发剧烈电弧,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诊断时,专业人员可利用高精度的电流互感器检测短路电流,通过电压互感器测量电压降,依据这些参数的异常变化初步判断短路故障。同时,短路故障指示器能够快速定位短路点,大大缩短故障排查时间,例如在复杂的配电线路中,能精准指示故障位置,便于及时维修。绝缘老化问题则是因设备长期运行,受环境中的湿度、温度、化学腐蚀等因素影响,导致绝缘性能逐步下降。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使用兆欧表测量设备绝缘电阻,若检测值远低于标准值,表明绝缘可能存在老化现象。此外,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检测设备内部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精准定位老化部位,为设备维护提供有力依据。
2.设备维护的关键技术
设备维护对于保障 10kV 配电室高低压开关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预防性试验和状态监测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预防性试验涵盖多个方面,绝缘电阻测试通过兆欧表测量设备绝缘电阻,可直观反映设备绝缘状况,及时发现受潮、老化等问题。耐压试验则是对设备施加高于正常运行电压的试验电压,检测设备绝缘强度,确保在正常运行电压下设备绝缘可靠,例如对高压开关柜进行耐压试验,能有效排查潜在绝缘隐患。介质损耗测试用于检测设备绝缘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能量损耗,若损耗值异常,可能预示绝缘内部存在缺陷。定期开展这些预防性试验,可提前察觉设备潜在缺陷,将故障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
智能运维技术在 10kV 配电室高低压开关的运维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线监测和远程诊断是其核心应用。在线监测依托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将安装在设备上的各类传感器采集到的运行数据,如变压器油温、绕组温度、高低压开关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分析,一旦数据出现异常,例如变压器油温超过设定阈值,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息,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远程诊断借助通信技术搭建起专家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桥梁。当变配电室设备出现异常时,现场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运维平台将设备运行数据上传至云端,专家在远程即可查看这些数据,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三、变配电系统运维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1.智能监测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利用各类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在高低压开关柜内安装智能传感器,监测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及时发现异常波动。通过智能电表采集用户用电数据,分析用电行为和负荷变化规律。智能监测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掌握配电系统运行状态,为运维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设备预测性维护中的作用
大数据收集设备运行历史数据、故障数据、环境数据等,建立数据库。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学习设备运行模式和故障特征。通过对变压器油温、负载电流等多维度数据的分析,预测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安排维护计划,在设备即将发生故障前进行维修,避免突发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配电系统稳定运行。
3.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与优化
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整合设备监测数据、运维记录、地理信息等信息资源,实现集中管理。通过平台可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下达运维任务、分析运维数据。优化平台功能,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设备故障场景,辅助故障诊断;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提高巡检效率。通过不断建设与优化平台,提升变配电系统运维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实现高效运维管理。
四、结语
变配电室和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传统的巡检和维护方式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结合智能监测、大数据分析和远程诊断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未来,应加强智能运维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李志超.变配电室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技术探讨[J].电力设备,2021,43(5):78-85.
[2]刘明浩,陈国庆.高低压配电装置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策略[J].电气工程技术,2022,50(3):112-120.
[3]张强,赵鹏飞.智能化运维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58(4):45-52.
[4]李晓东,王磊.配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J].现代电力,2023,41(2):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