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时代记者角色与技能转型研究

作者

李贇

缙云县融媒体中心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升高,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愈加深入。近年来,新闻制作领域也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辅助下,从选题策划开始,至最终的新闻播报,各环节工作都能快速完成,使新闻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新闻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促进新闻传播效果优化。此种背景下,记者这一角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对自身技能做出科学调整。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探讨记者如何有效地开展角色与技能转型意义巨大。

一、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行业的变化

(一)自动化内容生成开始普及

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制作开始普及自动化内容生成,这使得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不过,存在较多同质化内容的问题也明显存在。新闻报道方式经自动化生成后,新意不足,受众长时间观看也容易产生“疲劳感”,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由于广泛地应用自动化内容生成技术,对于新闻报道工作中比较基础的,多交给人工智能技术,此种方式无疑让记者工作负担明显减轻,但也使其就业前景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

(二)虚假信息和新闻可信度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虚假信息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新闻内容采用自动化内容生成技术制作过程中,以既定算法为依据,很难甄别信息的真伪,导致可能出现误导性的或错误的结论。在信息技术时代,数据集异常庞大,此背景下,自动化内容生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不能对信息真伪做出辨别外,一旦被恶意使用,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此外,如果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技术,容易降低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三)智能推荐算法影响新闻选择

在新闻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多地体现在智能推荐方面,通过智能推荐算法,可将受众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应用智能推荐技术后,新闻传播效率有效提高,实现新闻信息精准地推送到适当的受众群体,但受众的信息多样性需求难以满足,且容易发生信息茧房情况,导致信息孤岛形成。

二、人工智能时代记者角色和技能转型的有效策略

(一)打破固有思维,重新定义角色

在人工智能时代,记者工作压力可有效减轻,但其就业前景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记者应将自身固有思维打破,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和价值。作为新闻记者,不仅是搜集、记录新闻信息的人,更是社会事实及其深度意义的挖掘者。与人工智能相比,记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深度思维能力,可主动进行思考,能亲身到新闻现场开展深度的报道,将新闻事件的深度意义挖掘出来,并判断新闻价值。鉴于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已经渗透人工智能,记者应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将现场报道、深度报道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树立创新意识,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制作符合需求的新闻报道[1]。

(二)增强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时代下,新闻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必要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行业需求愈加多元化,记者过去掌握的技能已无法满足,应积极做出技能强化与转型。首先,将深度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强化,日常工作时,在深度报道方面放置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其次,文字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并增强人文感知能力,以将更多活力注入到稿件中,同时,积极进行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便于在海量信息中精准地找出需求的内容。最后,新媒体技术和理念的学习需主动开展,对自身工作做出创新,新闻制作过程中,主动了解受众需求,并在编辑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和元素,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三)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后,极大地便利了新闻工作,但记者应用该技术过程中要避免过度依赖,应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着力点,联合人工智能,将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例如数据处理工作,先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此基础上记者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把控新闻内容和框架,让新闻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提高传播率。记者应意识到,其工作无法彻底被人工智能取代,在新时期,新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向即为人联合人工智能,只有科学合作,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记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修饰润色,新闻稿件撰写经自动化内容生成技术完成后,情感色彩缺乏、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此时记者可开展修饰与润色工作,将个性化的、具备情感色彩的内容增添到稿件中,提升新闻稿件的“温度”和“人情味”;另一方面是增强深度,开展深度报道时,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记者则将时间和精力放置在解读数据、判断趋势等方面[2]。

结束语:社会进步过程中,人工智能是必然产物,而其应用到新闻行业符合行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便利了记者的工作,但也将新的要求提出,记者应打破固有的思维,对当前时代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定义,同时积极地开展角色转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各项能力,并与人工智能科学合作,生产出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促进新闻行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树科.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编辑记者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新闻传播,2025,(01):100-102.

[2]孙茜.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能力挑战与价值重塑探讨[J].记者摇篮,2025,(01):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