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张立斌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国古典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借助新时代数字技术实现更有效的传播,成为当前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优势与挑战,旨在为推动中国古典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时代;数字技术;中国古典文化;文化传播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多媒体融合、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等,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然而,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化传播方式在信息过载的今天,面临着传播渠道有限、受众群体狭窄、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探索新时代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有助于丰富数字文化传播理论,深入探讨数字技术与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从实践层面而言,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案例,总结经验教训,能够为文化机构、企业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推动中国古典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传播,提升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新时代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案例
2.1 数字博物馆与线上展览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项目,通过虚拟现实(VR)、全景展示等技术,将故宫的建筑、文物等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全球观众。观众无需亲临故宫,即可通过互联网在线浏览感受故宫的历史文化魅力。
2.2 数字互动体验项目
一些文化景区推出了数字互动体验项目,以增强游客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例如,西安大雁塔景区的“大唐不夜城”利用光影技术、互动投影等数字手段,游客可以在街道上与虚拟的唐代人物互动,感受唐代的繁华与魅力。
2.3 网络文学与数字影视
网络文学平台上涌现出大量以中国古典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如《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这些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吸引了大量读者,将中国古典文化中以现代的叙事方式展现出来。
3.数字技术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优势
3.1 丰富传播内容与形式
数字技术能够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融合在一起,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方式。例如,数字博物馆中的文物展示,不仅可以通过高清图片让观众看到文物的外观,还可以通过3D建模展示文物的内部结构,使观众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文物。此外,数字互动体验项目和数字影视等形式,更是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文化体验,吸引了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
3.2 拓展传播渠道与受众范围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渠道。通过网络平台,中国古典文化可以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全球观众都有机会了解和接触中国古典文化。例如,数字故宫的线上平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观众,他们通过网络领略到了中国古代皇家宫殿的壮丽和文化底蕴。同时,数字技术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数据进行精准推送,提高传播效率。
3.3 增强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与参与感
数字技术的互动性特点为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数字互动体验项目中,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手势识别等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参与到文化体验中。例如,在一些古代文化主题的游戏中,玩家可以扮演古代角色,参与历史事件,使玩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此外,网络文学和社交媒体平台也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互动交流的空间,他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形成文化传播的社交效应。
4. 数字技术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挑战
4.1 数字技术应用的不平衡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机构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文化机构能够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展数字文化项目,如故宫博物院等,而一些中小文化机构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由于资金短缺、技术人才不足等原因,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相对滞后,无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这种不平衡现象可能导致中国古典文化传播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
4.2 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与保护问题
在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时,如何准确传达文化内涵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数字文化产品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商业利益,可能会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过度改编或曲解,导致文化内涵的丢失。此外,数字技术的开放性也带来了文化保护的挑战,如文物数字化后的版权保护、虚拟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3 数字鸿沟对受众的影响
尽管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加广泛,但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部分老年群体、偏远地区居民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由于缺乏数字设备和数字技能,难以充分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化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典文化在这些群体中的传播。如何缩小数字鸿沟,确保不同群体都能平等地接触和参与中国古典文化的数字传播,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5. 结论
新时代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数字博物馆、线上展览、数字互动体验项目、网络文学和数字影视等多种应用形式,丰富了传播内容与形式,拓展了传播渠道与受众范围,增强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与参与感。然而,数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数字技术应用不平衡、文化内涵传达与保护以及数字鸿沟等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对数字文化项目的投入、研发和人才培养,注重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与保护,积极缩小数字鸿沟,让中国古典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萌.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与思考[J]. 传媒, 2020(15): 78 - 80.
[2] 王宁. 网络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中国文学批评, 2019(02): 104 - 112.
[3] 刘沫潇. 数字互动体验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研究[J]. 旅游学刊, 2017, 32(09): 11 - 13.
论文《新时代数字技术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用于支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课题。课题编号2024-SJYB-0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