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危桥加固改造技术的探究

作者

汪忠明

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公路桥梁是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效率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桥梁数量也日益庞大,养护管理与危桥加固改造的任务愈发艰巨。近年来,尽管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养护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养护资金短缺、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足等。同时,部分老旧桥梁因长期超负荷运行或设计标准较低,逐渐出现病害,危及交通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危桥加固改造技术,对于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1.1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

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桥梁由于设计标准较低、施工质量不佳或长期超负荷运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裂缝、剥落、钢筋锈蚀等,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许多桥梁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养护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学的养护策略;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实现对桥梁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这些问题制约了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了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

1.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行的基础。通过定期的检测、维修和保养,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桥梁的损坏情况,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良好的养护管理不仅能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还能减少因桥梁损坏导致的交通中断和安全事故,保障公路交通的顺畅运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改进方向

针对当前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大养护资金投入,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将桥梁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桥梁数量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二是提高养护技术水平,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无损检测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等,提高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是加强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桥梁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危桥加固改造技术

2.1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通过在桥梁外部设置预应力钢筋,形成反向应力,从而消除部分结构内力,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该技术施工简单,对原结构损伤小,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且能够有效改善桥梁的受力性能。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病害情况和结构特点,合理设计预应力筋的布置和张拉力,确保加固效果。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预应力筋的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2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通过增加桥梁截面尺寸,如锚喷混凝土加固或增强梁肋加固等,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性能。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桥梁的力学性能,增强其抗弯、抗剪能力,但会增加结构自重,施工工作量较大。在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时,需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加固方案。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加固效果。

2.3 封缝灌浆加固技术

封缝灌浆加固是通过高压注浆泵将水泥环氧树脂浆液注入桥梁裂缝中,利用浆液的固结作用修复裂缝,提高桥梁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该技术施工简便,对桥梁结构损伤小,能够有效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增强桥梁的防水性和耐久性。施工时需注意裂缝清理和注浆孔布置的合理性,确保浆液能够充分填充裂缝,达到加固效果。同时,应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宽度,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压力,避免对桥梁结构造成二次损伤。

三、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危桥加固改造的建议

3.1 完善养护管理制度

当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养护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养护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各级养护主体的责任,从省级交通部门到基层养护单位,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每一座桥梁都有专人负责。同时,规范养护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根据桥梁的技术状况、使用年限以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安排日常养护、定期检查和专项维修工作。例如,对于服役时间长、病害多的桥梁,应增加检查频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此外,建立严格的养护质量考核机制,对养护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养护资金分配挂钩,激励养护单位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养护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养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3.2 加强技术培训与交流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养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养护工作的质量。因此,定期组织养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至关重要。一方面,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进行授课,介绍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管理经验,如无损检测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等在桥梁养护中的应用,帮助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技术水平。例如,学习国外先进的桥梁养护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案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推广。同时,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活动,针对桥梁养护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推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3.3 提高公众意识

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不仅依赖于专业的养护管理,公众的参与和意识也至关重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媒体平台、学校教育等,普及公路桥梁养护知识,让公众了解桥梁安全与日常行为的关联。例如,宣传超载运输对桥梁的危害,引导货车司机合法装载;倡导公众及时报告桥梁病害或安全隐患,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桥梁养护动态,增强公众对养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公众成为公路桥梁安全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共同守护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与畅通。

四、结语

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与危桥加固改造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养护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加固改造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危桥加固改造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施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及危桥加固改造技术探析[J].交通世界,2021,(26):131- 132+134 .

[2]高鹏.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危桥改造技术要点[J].科技与创新,2022,(08):101-103+107.

[3]贾维杰.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及危桥加固改造技术分析[J].散装水泥, 2024,(06):9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