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能大赛为抓手,高职安全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

柏丽娟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一、高职生源结构特点分析

与传统生源结构相比,高职院校生源趋于复杂化。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历及以上的社会人员、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多种生源同时招生。如何根据多元化生源结构的新特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生源类型不同、文化基础差异,对教学内容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基于多样化的学情,如何将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文化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的配比,实现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多元化,是高职院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思考

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提出,使得中高职衔接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由于年龄结构、教育背景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设计出既有普适性,又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制订灵活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等,都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优化教学模式,使之能够与新的生源基础和生源结构相匹配。

三、技能大赛为抓手,高职安全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通过对我校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往届毕业生和企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毕业学生和专家意见,在课程设置时增加应急预案编写、安全体系、消防法规、建筑物防火技术等有关知识点的讲解。

为推进“1+X”证书制度,优化测量实习、建筑施工实训的实训内容,和考证内容进行对接。增加开设事故应急救援实训,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针对核心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完善。尤其在考核标准上,考虑生源的多元性,探索突破单一的考核模式。更多地倾向于对知识、经验、能力的一种组合式的教学效果,构建合理优化教学评价模式。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基本理念和内容要求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据行业需求预测和学情分析分类制订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考核方式和毕业要求等,完善德技并修、理实并重、手脑并用、工学结合的育人方式。

同时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完善实践教学。将各种技能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根据任务导向展开技能大赛教学设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和课程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教学设计体现高职教育的激励作用,发挥技能大赛的风向标、助推器和度量衡、试金石的作用,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利用学习通、职教云、MOOC 等网络资源,建设完善安全专业线上课程。为满足不同生源的学习需求,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线上线下教学。选取《矿山安全》课程为实验课程,将各种技能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在《矿山安全》课程的教授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反转课堂、小组合作法、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手段,对比赛相关内容开展实习实训。例如:瓦检仪使用、鉴定矿井瓦斯等级、自救器使用、现场伤员的急救、CPR、包扎、矿井图绘制等。通过团队实训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程考核采用多元化评价考核标准,以线下课堂表现、线上学习效果、线下实训项目完成度、实训过程配合度、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成绩进行最终考核。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使课程考核结果更加综合全面。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讲授型”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收集、制作一批符合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课件、微课、习题库,以云端的形式实现师生共享。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需要,收集、上传一批专业课程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收集、挑选、上传了作业库和习题库,方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利用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实现课前任务发布、课堂活动开展、课后作业发布、学习资源推送、师生互动交流等活动,将传统的教学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上。线下课程建设立足我省煤矿大省的现实需求,课程内容以煤矿安全内容为主体,开展“翻转课堂”,老师提供理论教学,学生积极动手,自己实际佩戴和操作,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在实训内容上,引入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穿插各级各类竞赛,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三级联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各种技能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深入全面地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了师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学习通中将竞赛项目以“班级任务”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学生录制视频和拍照上传训练结果,过程可回溯,课程评价结合实训成绩,评价更加综合多元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项目团队老师的教学水平,结合学生反馈情况,不断优化项目成果。在项目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项目基础,将知识点与各类比赛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蔡勤生.“赛课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

[2]何建武.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新西部,2018(08).

[3]王超.浅谈技能大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131.

基金项目:

2022 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项目“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编号:2022xgksz02;

2022 年度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安全专业‘育训结合,分层教学,立体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22jyxm203;

2023 年度省职成教学会项目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 ’背景下,高职安全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AZCJ202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