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发展策略研究
张江伟 郭旭文
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831700
新型电力系统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智能化调度与数字化运维为主要特征,这对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响应速度、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继电保护技术主要针对稳定运行的电力网络设计,而随着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案可能面临误动、拒动等问题。本文将围绕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发展需求,分析其技术挑战与优化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1.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交直流混联为显著特点。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使系统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对继电保护的快速性和适应性提出极高要求。例如,分布式光伏和风电的接入,可能导致短路电流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传统继电保护难以精准动作。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也改变了系统的电磁暂态特性。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在复杂工况下可靠动作,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保护,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传统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
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面临诸多挑战。其基于固定运行方式整定的保护定值,难以适应新能源接入后系统运行方式的频繁变化。在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的情况下,故障电流分布复杂,传统保护可能出现误动或拒动。而且,传统继电保护通信方式单一、信息交互能力弱,无法满足系统对故障信息快速、全面获取的需求。例如,在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传统保护难以有效应对直流故障对交流系统的影响,亟需新的技术手段来克服这些难题。
3.故障信息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
故障信息系统在电网运行中至关重要。它能够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电网中各类设备的故障信息,包括继电保护动作信号、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判断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信息系统为调度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迅速制定恢复策略,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例如,当某条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系统能快速整合沿线保护装置和监测设备的信息,为故障排查和抢修提供有力依据。
二、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优化方向
1.智能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智能继电保护技术成为优化关键。自适应保护可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实时调整保护定值,能有效应对新能源接入带来的运行方式变化。例如,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短路电流、电压等参数,自动修正保护定值,确保在不同工况下保护的准确性。广域保护则利用通信网络获取全网信息,从全局视角判断故障,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切除。当电网发生复杂故障时,广域保护系统能够综合分析多个变电站的信息,精准定位故障区域,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动性。
2.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故障诊断与分析带来新突破。大数据技术可整合海量的电网历史故障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构建故障数据库。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学习故障特征和规律,实现故障的智能诊断。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继电保护动作信息和设备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和原因。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的分析,还能预测潜在故障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3.实时监测和快速故障恢复技术
实时监测和快速故障恢复技术是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在电网设备上部署大量传感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当故障发生时,利用快速故障定位技术,迅速确定故障位置。结合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快速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例如,在配电网中采用故障指示器和智能开关配合,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隔离,减少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发展策略
1.加强智能继电保护系统的研发与推广
在新型电力系统蓬勃发展的当下,加强智能继电保护系统的研发与推广迫在眉睫。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以吸引更多科研机构与企业投身其中,形成联合攻关的强大合力。例如,国家可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共同开展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发工作。目标是打造具备高度自适应能力的保护装置,它能敏锐捕捉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细微变化,依据实时短路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迅速且精准地调整保护定值。在快速动作性能方面,要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瞬间,装置能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可靠切除故障。
2.构建高效的电网故障信息采集与分析平台
构建高效的电网故障信息采集与分析平台,是提升电网故障处理能力的核心任务。首先,要对各类电网设备的故障信息采集装置进行全面整合。当前,不同厂家生产的采集装置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各不相同,这严重阻碍了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共享。依托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优势,搭建功能完备的故障信息分析平台。该平台能够对采集到的海量故障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包括继电保护动作信号、设备温度、振动等状态监测数据。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大量历史故障数据的学习,算法可精准识别故障特征,快速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原因及严重程度。例如,当电网发生复杂故障时,平台能在短时间内为运维和调度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故障报告,助力其迅速制定科学合理的故障处理方案,大幅提升电网故障处理效率。
3.推动继电保护与智能电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推动继电保护与智能电网技术深度融合,是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为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高速通道。借助智能电网的光纤通信网络,不同区域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时、稳定地交换信息,极大优化广域保护系统。在面对跨区域复杂故障时,广域保护系统可综合分析多个变电站的故障信息,迅速定位故障区域,实现故障的快速切除,有效提升保护的可靠性与速动性。智能电网的监测技术为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整定提供了丰富、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分布在电网各处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电网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继电保护装置依据这些实时监测数据,结合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在线调整保护定值,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准确动作。
四、结语
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自适应和实时响应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通过智能继电保护、大数据分析和故障信息系统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电力保护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李志超.智能继电保护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3(5):78-85.
[2]刘明浩,陈国庆.基于大数据的电网故障信息分析技术研究[J].电网技术,2022,50(3):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