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道孚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久西翁姆

道孚县文化馆 四川道孚 626400

摘要:本文以道孚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和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对道孚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情况的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个案剖析,以点带面,提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涉藏县(市)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一、引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作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第一步,要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充分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与产品,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提升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效能。为实现农村的“全方位振兴”,满足农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文化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有必要深入剖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甘孜州道孚县为例,基于实地调查,主要目的是探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供对策建议。

二、道孚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政府存在一定认知偏差

在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发展是国家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发展的重点大多数围绕着经济发展,对农村发展的评价与考核大多数是看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基层政府也是围绕着促进农村经济而展开进行工作,更多的是追求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忽略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的滞后性,基层政府未真正地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保障不足

由于道孚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来源不稳固,投入资金量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此而单一落后。在财政拨款中,农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需求与政府财政投入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道孚县文化建设一直没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并且很多资金长期处于欠缺的状态。一些农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心理,占大比重的是硬件设施,文化馆(站)对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免费开放服务的费用缺少。文化资源配置因区域化而差异较大,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投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重县城、轻农村,农村享有的政策较少,农村群众对文化的认知较低,导致文化资源配置区域化差异较大。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沟通表达机制不完善

村民群众的需求未被政府了解,村民群众反馈的意见未被政府所接受,容易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出现供需矛盾。在走访中发现道孚县政府部门和农村群众沟通有限,农村群众表达需求的渠道不畅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农民群众在思想上大部分是滞后的。农民群众大多数保持着得过且过,大事化了小事化无的思想,在需求表达的时候往往是沉默的。一部分道孚县的乡镇迫于考核的压力,往往会以完成目标为主要任务,忽视了村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缺乏教育培训,除了新进人员,道孚县政府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呈现出偏大的情况,且整体学历水平偏低,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差。新引进工作人员的学历虽然相对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县综合文化服务站等相关部门人员紧张,基层事务和日常工作的繁杂性已将学习热情消耗殆尽,加之业务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和落实的不到位,导致工作人员难以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只能被动采用低效的方法处理工作问题,难以适应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大背景下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导致工作专业化水平难以提升。

三、道孚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基层政府的思想认识

一方面,基层政府应该强化主体责任和提高服务意识。基层政府要找到真正为民所需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抛弃“重经济”的错误思想,搞好文化,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本土特色文化,联系农村群众的真实生活,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普及到更多的农村群众,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积极探索社会资本筹资渠道,利用外返乡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乡贤为家乡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资金。

(二)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相关服务供给机制

通过制定项目清单目录,农村群众可以自主对项目进行选择,农村可以成立自治组织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保障农村群众的文化权益。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监督评估机制,因地制宜,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农村制定不同的监督评估标准,标准进行量化成具体指标,实行动态监测,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同时,将农村群众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列入考核的标准,增加农村群众的话语权,从源头上大力提高农村群众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大力宣传由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三)拓宽途径,畅通以村民文化需求为引导的交流反馈渠道

首先,政府要了解村民群众的需求,通过对于走访等形式收集来的村民群众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进行筛选、分析和判断,抓住农村村民群众的需求关键所在,并及时调整和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立完善的需求交流反馈机制,拓宽农村群众的反馈途径,例如微信公众号、政府信箱、政务网等渠道,让村民群众畅所欲言。其次,政府要呼吁村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决策,政府可以通过讲座、网络等多个渠道对村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提高村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最后,要建立第三方的交流反馈平台,企业搭建平台接收到村民群众的反馈,能够更加了解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真实需要,能够让企业了解村民群众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

(四)完善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基层政府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管理机制,创造多样化的人才管理机制,鼓励支持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投身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重点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并制定完善的文化人才政策,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文化人才选拔、任用、管理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群体投身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开展培训工作,借鉴其他县的成功经验,实施基层文化骨干培养计划,加强基层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优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结束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有利于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发展。通过对道孚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情况的调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林永泽,王欢欢.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供给模式探析[J].现代化农业,2022(1):59-61.

[2] 陶俊,杨敏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浙江德清总分馆改革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2,42(02):45-55.

[3] 丁昀.新发展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行政,2021,22(06):101-104.

作者:久西翁姆(1997年1月)性别女  民族:藏族 籍贯:四川道孚。学历:大专。单位:道孚县文化馆。 职称:群众文化 馆员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