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学生新模式探究

作者

宋庆涛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11610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推动了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在应对这一挑战时,面临一定程度的“分离现象”。具体表现为专业设置过于细化,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产业的快速变化。这种专业过度细化的情况,使得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却缺乏跨领域的理解和能力,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因此,探索一种新的育人路径,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也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力支持。综上所述,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需求,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打破过于细化的专业设置,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其适应快速变化产业的能力,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这一改革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双高计划”实现中国特色,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重要途径,得到了政策支持。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新型学徒制或现代学徒制的高级形式,创新性地推动了导师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一)为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新场域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趋势并抓住产业升级的契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探索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多维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它提供了强有力的补充。

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灵活应用新技术,聚焦新兴产业和业态,针对性地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不仅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了新的实践场域,还为深化该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此外,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架起了学生从实验到实践的桥梁,促进了师生共同参与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全过程。

这一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内化这些知识,并通过从单一任务到综合项目的锻炼,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成为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技能大师工作室无疑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场域。

(二)深化产教融合的契合点

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这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途径。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能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工作室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不仅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还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造就了教学与生产的紧密联系,为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启蒙,帮助学生接触前沿技术,掌握行业动态,挖掘创新创业机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技术应用及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具备独特优势,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技能大师带动科研竞赛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是行业内的顶尖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技能大师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后续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技能大师的指导,师生们共同参与技能大赛的筹备与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专业技能,还能够锻炼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在真实环境中展示自我的机会。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技能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够在比赛中展示创新能力,这些优秀的学生,不仅能够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未来也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大放异彩,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技能人才的成果

(一)“校企协同、双元共育”的导师团队构建技术传承与教育融合的基石

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通职业教育与产业技术间的壁垒,其首要任务是构建以“校企协同、双元共育”为核心理念的导师团队。这一概念强调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行业顶尖技能大师的技术经验与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大师引领、教师辅助、工程师协同”的育人共同体。

(二)开发“工学一体、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重构传统课程体系,通过“工学结合、项目贯穿”的教学设计,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课程开发上,工作室将企业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模块,例如将《数控加工技术》拆解为“工艺设计—编程仿真—加工实操—质量检测”四个递进环节,并融入大师总结的典型案例,如航空发动机叶轮高精度加工。同时,开发活页式教材,动态更新行业新技术(如数字孪生、机器视觉),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三)打造“多元评价、创新孵化”的育人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与职业发展

技能大师工作室突破传统单一考核方式,建立“技能水平、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并搭建创新孵化平台,推动学生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在评价机制上,引入企业标准与大师经验,由技能大师(40% )、校内教师( 30% )、企业工程师( 30% )共同评分,重点考核工件精度、工艺规范性、方案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论

设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贴近实际生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亲身参与操作,近距离观摩并向大师请教,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孙阳,唐永鑫,孟黎.浅析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5(08):65-66.

[2]朱庆.基于“大师工作室制”的高精尖缺技术技能人才精准培养探索及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116.

[3]郑育春,郭冬梅.基于新型产教共同体的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装修工程创新班”为例[J].职教论坛,2021,37(2):138-143.

[4]王斌,李建荣,杨润贤.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21):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