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王海风
石首市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中心
摘要: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持续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禁实限粘、示范工程等政策措施,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聚焦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墙体材料结构变化、资源节约效益、环境影响及产业发展状况,发现政策在淘汰实心黏土砖、提升节能性能、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标准体系不完善、监管执行不到位、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建议未来应强化政策协同、完善标准与认证体系、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健全全过程监管机制,以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效能,助力“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实施效果;资源节约;绿色建筑
引言:墙体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长期以来,传统实心黏土砖因其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破坏耕地,已成为制约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广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建筑砌块、复合保温墙板等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利废环保等优势,是实现建筑节能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载体,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仍需进行系统评估,本文旨在多维度分析,客观评价政策实施成效,识别存在问题,为政策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一、政策体系与主要内容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禁限令政策,自1993年原建设部发布“禁实”通知以来,全国大中城市及部分县镇已全面禁止或限制使用实心黏土砖,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材料的使用,二是财政激励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给予设备投资补贴、增值税即征即退或减半征收等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三是标准规范引导,住建部、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等标准,明确新型墙材的技术要求与应用条件,四是示范工程推动,设立国家级、省级新型墙材应用示范项目,树立标杆,引导市场应用,五是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与技术水平,这些政策多措并举,形成了“限制落后、鼓励先进、标准引领、示范带动”的政策合力。
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1.材料结构优化,传统砖瓦大幅减少
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的持续实施,深刻重塑了我国墙体材料的市场格局与供应结构,自“禁实限粘”政策全面推行以来,实心黏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其产量呈现断崖式下降,数据显示,全国实心黏土砖年产量已从2000年的约7000亿块锐减至2023年的不足500亿块,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由过去的80%以上降至不足10%,退出主流建材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转,与此同时,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复合保温墙板等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产量稳步增长,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新建城镇建筑中,新型墙材的应用率普遍达到90%以上,尤其在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政府投资类项目中已实现100%覆盖,这一结构性转变减少了对耕地资源的破坏,也标志着我国墙体材料产业向绿色化、集约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2.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效益显著
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显著的资源节约与环境正效益,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据行业测算,每生产1亿块标砖当量的新型墙材,可节约土地约150亩,累计避免了数百万亩优质耕地被取土烧砖破坏,在能源节约方面,新型墙材生产能耗远低于传统黏土砖,每亿块标砖可节约标准煤约1.2万吨,大幅降低了建材行业的能源消耗,更值得肯定的是,大量新型墙材以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建筑垃圾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年综合利用固废超过3亿吨,有效缓解了城市固废处理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与碳排放,此外新型墙材普遍具备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显著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助力新建建筑普遍达到节能50%-65%的设计标准,从源头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3.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实现了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已从早期单一的砌块类材料,发展为涵盖复合保温墙板、轻质隔墙板、装配式集成墙板等多元化、高性能的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需求,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推动材料性能在强度、耐久性、防火、隔音等方面持续改进,同时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了大量“小散乱”作坊式企业,培育出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挑战
尽管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多重挑战制约其进一步深化。首先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墙材普及率高,应用体系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市场仍存在实心黏土砖违规生产与使用现象,监管难度大;其次标准体系与施工监管存在脱节,部分地方标准更新滞后,施工过程中对墙材砌筑工艺、节点保温处理等质量控制不严,导致“材料节能但建筑整体不节能”的现象频发;再次市场接受度有待提升,部分开发商出于成本或惯性思维,对新型墙材的长期耐久性、施工便捷性及维修便利性仍存疑虑,影响其大规模应用;最后政策协同性不足,墙体材料推广政策与建筑节能、绿色建材认证、装配式建筑发展等政策在目标、标准与激励机制上尚未有效衔接,存在重复评价或标准冲突问题,削弱了政策合力。
结论
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在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行业升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建筑领域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双碳”目标的新要求,政策实施仍需深化,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完善覆盖生产、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加大对高性能、低碳化新型墙材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健全从原材料到建筑应用的全链条监管机制,提升市场信心与接受度,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巩家杭.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新城建科技, 2025(2).
[2] 佚名.海南研发新型墙体材料通过评估[J].新材料产业, 2003(10):45.DOI:CNKI:SUN:XCLY.0.2003-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