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策略探讨

作者

潘玉丹

屏南县甘棠中心小学

引言

情绪调节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情景时能够准确识别自身情绪的变化,合理表达自身的诉求,并通过合理方式将负面情绪有效控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尚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是需要经过长期培养的,考虑到该阶段的幼儿在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借助多种辅助工具帮助幼儿逐步掌握情绪变化规律,使幼儿认识每种情绪所带来的情感变化,进而正视自身的情绪,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设情境化体验,帮助幼儿识别与表达情绪

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天性决定了其更倾向于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来了解事物的变化,教师可通过创设贴合幼儿生活实际的教育情境,并在其中融入趣味性和创新性元素,让幼儿在实践参与中精准识别不同情绪的特点,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借助绘本故事中的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以《小熊的一天》为例,该绘本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熊在早晨因找不到心爱的玩具而着急与父母发生的争吵,到了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糖果时又感到十分开心,下午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感到难过的故事。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为幼儿重点讲解故事内容并适时提出问题,如“小熊找不到玩具时,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你感觉它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让幼儿尝试模仿小熊着急的样子,并回想自己以往是否有类似的经历。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小熊在和他人分享糖果时表情又是怎样的?你和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过什么东西?分享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将故事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从而强化幼儿对情感的认知。在完成故事的讲解后,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分组,分别上台进行表演,扮演小熊的幼儿需要将着急、开心、难过三种情绪演绎出来,并在活动结束后说出每种情绪所代表的情感以及自身的感受,思考这种情绪会对身边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建立情绪冷静角,提供自我调节工具

在幼儿对不同情绪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后,为帮助其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教师可在园内设立专门的情绪冷静角,当幼儿产生负面情绪时可在该区域内进行自主活动,利用其中的情绪调节工具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进而心平气和的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冷静角的选址上应在园内相对安静且光线柔和的独立空间内,以此为幼儿提供独处的空间。在环境布置上,用相对柔软的地毯铺设地面并摆放舒适的小沙发或座椅,营造相对温馨放松的氛围,同时前面可张贴幼儿自己创作的图画,增加环境的亲切感。其次,在调节工具的配备上针对不同情绪教师可选择不同的物品,如当幼儿感到烦躁或难过时教师可为其提供毛绒玩具或安慰毯,教师也可教授幼儿通过深呼吸或制作情绪闹钟的方式调整情绪;而当幼儿感到紧张焦虑时教师可为其提供解压小玩具如捏捏乐、拆盲袋、微缩小屋等,以此释放身体的紧张感。最后,在教育引导方面教师应向幼儿详细介绍情绪冷静角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同时告诉幼儿当他们在园期间感到愤怒、伤心、焦虑等负面情绪时,随时都可以去冷静角。在使用冷静角后,需要与教师进行沟通分享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此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幼儿使用冷静角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意识与能力。

三、融入游戏化集体活动,培养共情与合作

游戏化教学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性达到顶峰,能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将游戏化集体活动融入幼儿园教学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交互动机会,并学会换位思考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以角色扮演游戏“医院大冒险”为例,教师可以构建医院场景,为幼儿提供医生、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服装和相应道具,包括听诊器、注射器模型、病床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情绪和任务,其中病人要表现出身体不适的痛苦情绪,家属则展现出担忧与焦急,医生和护士需秉持关心耐心的态度进行救治。游戏开始,病人捂着肚子或其他部位痛苦地走进医院,向医生描述症状,扮演医生的幼儿要仔细询问病情,护士在旁协助准备检查工具。在此过程中,其他病人家属围在一旁表现出紧张和关切。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幼儿分享在游戏中作为不同角色的感受,提问“当你扮演病人时身体不舒服,看到医生和家属的表情,你心里怎么想?医生你在安慰病人的时候,有没有体会到他的难受?”通过该方式,让幼儿深刻理解不同角色的情绪,培养共情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幼儿园教学的核心任务,同样也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创设与幼儿实际需求相贴合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情景模拟中感受情绪的变化与特征,从而正确认识各种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设立冷静角为幼儿提供调节情绪的独立空间,并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情绪调节工具,教授幼儿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最后,借助集体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各种情绪,并在相互合作和讨论中养成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李娟,黄鼎文,赵雅男,等.3~6 岁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以上海市 7 所幼儿园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23,(06):53-69.

[2]李盼.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22,11(0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