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吉游戏为理论指导的游戏化教学视角下家校园合作促进幼儿入学适应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
朱莉
六安市和美佳苑幼儿园 237000
引言:安吉游戏是富有我国特色自主游戏理论体系,强调幼儿主体性、游戏自主性与环境开放性,为破解入学适应难题提供新思路。文章从家校园协同视角出发,依托安吉游戏理论指导,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通过行动研究方法探索促进幼儿入学适应能力培养有效路径。文章聚焦安吉游戏理念下家庭游戏活动设计、幼儿园环境创设、多元化实践活动开展与评估体系构建,希望能够形成可推广实践经验,为幼儿平稳过渡入学期提供科学指导。
一、安吉游戏理念下家校园合作的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基于安吉游戏理念的家庭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
安吉游戏理念强调幼儿自主性与创造性,家庭游戏活动设计应尊重幼儿天性,营造宽松环境氛围。家庭游戏空间布置应遵循开放灵活原则,预留充分活动区域,提供富有想象空间材料,如积木、纸箱、绳索等低结构性物品,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创意表达。游戏内容设计应结合生活情境,引入规则意识培养元素,如角色扮演、桌游、任务型游戏等,增强规则理解与执行能力。家长参与方式应秉持支持不干预原则,适时提供引导而非主导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功利思维,充分认识游戏价值,营造轻松氛围。游戏时间安排应保持规律性形成稳定预期,培养时间管理意识。融入认知元素如数字认知、文字识别等学习要素实现游戏中学习,为入学做好铺垫。建立家庭游戏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家长群、线上平台交流经验形成资源互补优势,提升家庭游戏实施效果。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环境创设与家长参与机制构建
物理环境布置应遵循区角化、主题化、开放化原则,设置模拟小学情境区域,如小学堂角色扮演区、规则学习互动区等,帮助幼儿逐步熟悉小学环境与规则。教学活动设计应突破传统模式,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将认知内容融入游戏情境,如小小建筑师主题活动融合数学概念,故事创作坊渗透语言表达训练等。教师角色转变为观察者、支持者与合作者,通过记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精准把握发展需求。构建家长参与机制至关重要包括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参与游戏化教学过程。
建立家长义工制度引入职业资源丰富主题游戏内容,组织专题培训讲座,提升家长游戏教育理念与技能,设立家长指导室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开发线上互动平台,分享游戏化教学资讯与活动案例促进家园教育理念统一。幼儿园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如周反馈单、月总结会等确保家园信息畅通形成教育合力。联合社区资源拓展游戏场域,丰富实践内容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
二、家校园协同促进幼儿入学适应能力的行动实践路径
(一)多元化游戏活动中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基于安吉游戏理念,构建角色互换类游戏实践体系,包括小小老师活动设计,引导幼儿轮流承担教学任务,组织同伴参与结构化学习情境,体验课堂规则管理,从而增强角色认同感与规则意识。实施渐进式集体游戏策略,精心规划从两人小组、四人小组至班级整体活动过渡路径,逐步延长活动持续时间,由十五分钟起始,循序渐进延伸至四十分钟,培养注意力持久性与群体融入能力。创设模拟小学情境游戏环节,如一日小学生体验活动,通过场景还原与情境模拟,让幼儿熟悉课堂常规、作息安排、学习节奏等要素,降低环境陌生感与适应压力。结合情绪管理游戏项目,借助情景剧表演、绘本阅读、音乐律动等艺术形式构建情绪辨识与表达训练体系,指导幼儿掌握情绪调节方法与自我安抚技能。
建立幼小衔接参观交流机制,组织定期参观小学校园环境,邀请小学教师进行友好互动,创设熟悉感与安全感;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如小小志愿者项目,拓展社会交往空间与人际互动经验。构建大手牵小手伙伴制度,建立幼儿与小学生结对关系,邀请小学生担任小导师角色,通过生活经验分享、学习习惯指导、校园文化介绍等方式,搭建情感纽带与适应桥梁。开展主题式家庭游戏日活动,制定月度主题计划,设计亲子挑战任务卡,鼓励家长创设规则学习情境,在温暖陪伴中完成规则认知与内化,平衡安全感培养与独立性发展。实施跨环境适应游戏训练,有计划安排幼儿在不同场所参与结构化活动,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公共空间,提升环境适应灵活性。通过家校园三方协同开展以上多元游戏活动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合力,构建包含规则意识、角色认同、人际互动以及责任担当等要素完整能力体系为幼儿顺利入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家校园联动评估体系构建与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提升策略
制定多维度评估指标包括学习态度、专注程度、规则遵守、社会交往以及情绪调控等方面,全面反映入学适应状况。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结合观察记录、成长档案、游戏表现分析以及访谈等方式来收集全面客观数据。建立三方联动评估机制,家长负责日常行为观察记录,教师提供专业发展评价,社区工作者补充社会环境表现,形成立体评估网络。针对评估结果制定差异化提升策略,如对专注力不足幼儿,设计渐进式时长游戏活动。对规则意识薄弱者,增加规则类游戏比重;对社交困难者提供小组协作机会。
构建评估 - 反馈 - 调整 - 再评估闭环机制,确保干预措施精准有效。评估过程应注重幼儿主体参与,引导自我反思与目标设定,培养认知能力。开展定期评估研讨会,汇集各方智慧分析问题成因,优化教育策略。构建数字化评估平台,实现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呈现,为家校园协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科学评估引领,精准把握幼儿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实施学习适应能力提升策略促进幼小衔接顺利过渡。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基于安吉游戏理论框架,构建家校园协同游戏化教学模式,系统探索促进幼儿入学适应能力发展有效路径。安吉游戏理念下家庭游戏活动设计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互呼应,形成教育合力。多元化游戏活动系统培养社会适应核心能力,科学评估体系精准指导学习适应策略实施。家校园三方协同推进游戏化教学模式能有效缓解入学焦虑,提升环境适应与学习迁移能力,促进幼小衔接顺利过渡。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长效机制构建与区域推广路径,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冬艳 .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入学适应教育研究 [J]. 学前教育论坛 ,2024,(02):53-57.
[2] 曹琪敏 . 家园合作视角下特殊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的调研与提升 [D].云南师范大学 ,2024.
[3] 许珍秀 . 浅谈入学前幼儿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1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