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的实施策略
黄芳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校 400030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里,项目式学习模式正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领域的进展标志线索。以学生为焦点核心主体,突出在现实情境下运用项目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问题解决技能水平。小学时期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能力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筛选与该阶段相切合的项目学习案例,具有显著的实际价值。
一、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的目标与内容(一)明确案例开发的目标
通过开发项目式学习案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打破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
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根据项目目标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项目式学习案例的开发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知识层面,确保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能力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确定案例开发的内容范围
学科内跨学科项目 :这类项目主要围绕某一学科的核心知识,整合该学科不同章节的内容,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项目。例如,在数学学科中,可以开展“数学与生活” 项目,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预算、家庭水电费计算等,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科内跨单元项目 :是在同一学科内跨越多个单元内容的项目式学习。以语文为例,可以开展“经典文学作品赏析” 项目,将不同单元的文学作品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主题、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超学科项目式学习 :超越单一学科界限,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比如 “环保小卫士” 项目,融合了自然科学、美术、语文等多学科知识,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环境问题,设计环保宣传海报,撰写环保倡议书等活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的实施策略(一)整合资源,构建多元支持体系
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构成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基石。学校应对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实施全面利用,构建多层次的学术空间。图书馆藏书资源相当充裕,为学生铸就了坚实的知识背景与理论基石,促进他们在项目实施阶段构筑知识结构。学生们在实验室内亲历操作过程,他们在实验中得以检验假设并收集实证。多媒体教室配备了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形象地展示教学材料,唤起学子对学科的好奇与探索的冲动。恰宜利用校内资源,推动形成优质的学习环境,催化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知识积累与技能的升华。信息技术平台的融合嵌入实施路径探讨,项目式学习延伸到了更宽广的发展版图。当代信息技术集合,诸如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场所等,成功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途径。
(二)优化过程,注重学生主体参与
以学生为中心,融合课堂微项目的理念,优化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将教学内容情境化、项目化,围绕知识重点或单元主题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性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启动阶段,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依据课程标准、学科属性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科课程内容,提炼概念确定主题,创设真实性情境,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素养目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选题和设计,联系认知激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评估反馈,促进案例持续改进
1. 评价主题 :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综合表现,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2. 评价对象 :全体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学生。
3. 评价方 :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4. 评价工具 :设计项目式学习评价量表,从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知识应用能力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量表示例 :
评价维度 :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知识应用能力评价等级 :优秀(4 分)、良好(3 分)、一般(2 分)、需改进(1 分)
具体描述 :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优秀: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良好:完成项目任务,成果符合要求;一般:基本完成项目任务,成果有待完善;需改进:未完成项目任务)。团队协作能力(优秀: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沟通协调能力强;良好:参与团队合作,能与他人有效沟通;一般:偶尔参与团队合作,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改进: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教育创新的成功离不开项目式学习案例的制定,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推动力和根本原动力支柱。实行既定目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评估反馈等策略,极大地提升了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的级别,助力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志鸿.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案例——以“认识人民币”为例[J].新课程,2025,(11):113-116.
[2]李毓嘉. 基于 UMU 平台的项目式学习案例研究——以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5,(03):57-61.
[3]孙思思.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案例设计和实践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4-07-15(B08).
本文是沙坪坝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 年度教师成长课题《素养背景下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