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联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
谢小弟
兰州市第五十三中学
引言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下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围绕课堂开展,家庭和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不多。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除了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外,也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家校社联动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开展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课堂活动形式化,从真正意义上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一、家校社联动育人的重要性
家校社联动育人,即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智力水平已与成年人接近,但是受好奇心、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而通过对高中生进行家校社联动教育,加强师生及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则可以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健康成长。第二,实现公平教育。在社会中,学校和家庭作为不同的组织,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是不同的。为了充分的发挥出他们所具备的社会效益,则需要加大家校社联动育人力度,并由教师为家长提供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进而为早日实现公平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家校社联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实践策略
(一)站稳课堂主阵地
高中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和高考压力,除了要接触课本知识、考试习题以外,也要实时了解社会信息。鉴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身心特点,创设与教材知识相关且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期间,教师也要仔细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及时为他们提供指导[1]。例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提前搜集有关时事新闻的信息播放出来,并根据育人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时事新闻内容,之后再带领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从而充分的发挥出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二)开展家庭指导讲座
为了提高家校社联动的育人效果,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或者培训活动,使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工作内容的同时,学习和总结育人经验和方法,并从个人角度出发为家校共育贡献更多的力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2]。例如,在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中,学校可以围绕育人主题,定期邀请专家、讲师为家长讲解家校社联动育人的内涵,以此加深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不定期的开展实践活动,由专家、讲师等指导家长家校社育人的方法,从而优化家校社育人模式,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社会实践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大部分人不了解家校社联动的概念,导致课程教学的社会实践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因此,为了推进家校社联动教育的进程,除了要做好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以外,也要围绕课程知识不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制作宣传板报等,以此帮助更多的学生汲取营养[3]。例如,针对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前提下,根据他们的学习表现,通过有形、无形等不同的方式来帮扶他们,如组织励志演讲会、爱心捐赠、安全知识普及会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家校社联动教育效果,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感情,构建新的育人格局。
结论
通过上述文章的研究可以得知,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联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时间以来,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在学校课堂开展,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无法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学习,导致育人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而通过家校社联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既能调动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为了将其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改要求和育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高中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他们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平平.家校社协同育人导向下落实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24,13(03):14-18.
[2]宋健平.家校社协同视域下高中生涯教育的模式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23,(01):54-59.
[3]徐莉炜,严霄霏,张乃欣.国际高中家校共育实效提升的路径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3):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