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微课应用对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的帮助

作者

韦淑云

南宁市武鸣区赛恩幼儿园 广西,南宁市 53019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以短小精炼、主题集中、形式灵活为特征的新型教学资源,逐渐在学前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然而在幼儿园大班的古诗教学中,传统方式往往局限于教师朗读、幼儿跟读,容易造成兴趣不足,微课的引入为古诗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它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将古诗的画面感与节奏美形象化、直观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诗意,目前国内在幼儿园阶段的古诗教学应用研究逐渐兴起,但在微课与幼儿古诗融合的深度上仍有待完善,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微课在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路径,总结其对提升幼儿古诗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特别是 5—6 岁儿童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朗读、互动表演、艺术融合等多种形式,将中国古典诗歌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中,以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文化内涵,其核心在于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设计,使幼儿接触古诗、理解古诗、表达古诗 [1]。与小学语文系统化的古诗学习不同,幼儿园阶段的古诗教学更强调启蒙性质,突出感性体验,例如通过图画、音乐、游戏、表演等方式,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直观的感受,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审美素养与文化认同的培养,因此,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语言学习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综合实践。

二、微课应用对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的帮助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

在微课应用于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导入应注重结合古诗的主题,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古诗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生活画面、历史故事等转化为直观的视频片段,让幼儿在开篇就进入诗境之中,同时情境导入的设计要突出感官刺激,结合音乐、音效、图像等多元素的融合,以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想象等多维感受,教师在选择情境时,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并通过问题引导、故事情境铺垫等方式,把幼儿的兴趣点与古诗学习内容巧妙衔接,从而为后续的诗句学习做好准备[2]。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提前设置场景化的导入环节,例如,在学习《春晓》时,教师可在微课开头设计一段春日清晨的动画画面,配以鸟鸣与流水声,营造与诗句契合的氛围;在学习《静夜思》时,则可通过夜空、月光、窗前的画面,结合轻柔的古筝背景乐,引导幼儿进入古诗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微课中的动画角色与幼儿对话,邀请他们一起“走进”古诗的场景中,通过这一类沉浸式的导入,幼儿不仅能够迅速关注到古诗学习的重点,还能形成与古诗相关的感知,从而自然过渡到朗诵与理解环节。

(二)多媒体形象呈现

在微课中运用多媒体形象呈现时,应注重将古诗的抽象内容通过视觉元素具体化,以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设计,将古诗中的人物、景物、情感等要素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将诗中的意境形象化,例如在教学《咏鹅》时,可以通过微课中的动画展现鹅群游动的场景、嬉戏的画面,配以诗句的朗读,帮助幼儿形象地感知诗中的情境,教师还可以根据古诗的情感色彩调整色彩的运用,如温暖的色调代表春天的生机,冷色调则能展现夜晚的宁静等,以此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传达的情感。在操作层面,微课中的多媒体形象呈现应当紧密结合古诗的结构,选择与之相符的画面风格,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中引入动态画面,例如通过简单的卡通动画,展示诗歌中提到的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帮助幼儿建立诗歌内容与形象之间的直接联系。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式的图形呈现,鼓励幼儿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触摸屏、平板电脑等设备与诗句中的元素进行互动,比如在《静夜思》的教学中,孩子们可以点击屏幕上的月亮,看到月光的闪烁,并在互动中听到诗句的朗读,这不仅能让幼儿对诗歌内容有更深的印象,还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游戏化互动学习

在微课应用于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中,游戏化互动学习的设计应注重将古诗的语言内容与幼儿熟悉的游戏元素相结合,以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借鉴闯关、拼图、配对等游戏形式,将诗句内容拆分为任务,通过逐步完成游戏环节实现对古诗的学习。游戏设计要突出层次性,从简单的诗句识记到复杂的意境体验,逐步引导幼儿在互动中掌握古诗知识,同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平台的功能,将奖励机制嵌入学习过程中,如积分、卡片、通关标识等,激励幼儿持续参与,从而形成完整的游戏化学习路径。在操作层面,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古诗创设适合的互动游戏情境。例如,在学习《村居》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计“春天寻宝”游戏,让幼儿通过点击屏幕找到诗句中提到的“草长莺飞”“纸鸢”等元素,并配合朗读环节完成通关;在学习《赠汪伦》时,教师可以设计“友谊接龙”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完成诗句的连读,获得“友谊小船”图标奖励,教师还可以结合合作型互动,让幼儿共同完成古诗拼图任务,通过微课中的游戏化互动,不仅能使幼儿不断复现诗句,还能借助互动机制将古诗学习、集体合作相结合,从而保证课堂活动的连贯性。

三、结语

微课在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教学手段,也为古诗文化的启蒙教育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形象呈现、游戏化互动学习等方法,教师能够打造更加生动、灵活的教学环境,未来幼儿园古诗教学应进一步深化微课的开发,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资源整合,以不断提升幼儿的审美体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晨宏 , 王黎莎 . 微课应用对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活动的帮助 [J].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2022:10-11.

[2] 郭小卢. 巧用微课突破幼儿古诗文教学重难点[J]. 时代教育,2023: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