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景区旅游经济的赋能机制研究
李建媛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四川 阿坝州 623402
引言
旅游景区正从单一观光场所向文化体验平台转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景区的经济格局。随着游客需求多元化,传统旅游模式难以满足新兴市场的体验要求,景区亟需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协作和创新服务提升经济效能。在此背景下,探索旅游景区的经济赋能机制,不仅能揭示文旅融合对景区吸引力和产业联动的作用,还能为景区管理者提供实现经济增长的新路径。研究聚焦文化资源开发、产业协同与数字化创新,分析其对旅游经济的具体驱动效果。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景区发展挑战分析
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旅游景区面临的首要挑战在于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有效利用不均衡。部分景区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或自然资源,但缺乏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文化价值挖掘,使得景区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价值。文化元素的零散呈现无法有效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同时也限制了景区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增加消费结构上的潜力。资源禀赋与文化创意能力的脱节进一步加大了景区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使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旅游景区在产业联动与管理模式上也面临严峻考验。传统景区的单一运营模式已难以支撑多元化的经济增长需求,景区内部各业态之间缺乏有效协同,难以形成产业链整体效益。周边社区、文创产业和数字平台的融合程度有限,使得景区在经济赋能方面存在明显瓶颈。此外,景区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管理滞后,导致游客行为数据无法高效采集和应用,制约了精准营销和智能服务的发展。管理机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加大了资源浪费和运营成本,进一步限制了景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升经济效益的能力。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为景区发展带来额外挑战。游客需求趋向个性化和体验化,而景区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使得传统观光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的不均衡导致部分景区在开发投入和品牌建设上存在差距,影响景区长期竞争力。区域间旅游资源开发差异显著,使得部分景区难以形成跨区域协作和产业联动效应。整体来看,文旅融合为景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揭示了文化资源开发、产业协作、管理创新以及外部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多重挑战,这些问题需要系统化的策略和机制来加以应对。
二、文化资源整合与产业联动提升旅游经济路径
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是提升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的核心路径。通过对景区内外文化资产进行分类梳理和价值评估,可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深度的文化体验体系。这不仅包括对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整合,还涉及对现代文创产品、展演活动及互动体验的融合。景区通过开发主题文化线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和优化文化展示方式,将零散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游客的文化参与度和消费意愿。有效的文化资源整合能够形成品牌认知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景区带来长期的市场吸引力。
产业联动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实现经济赋能的重要机制。景区可通过与周边餐饮、住宿、交通及文创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产业协同网络,实现价值链延伸。跨行业资源共享和联合营销能够提高景区整体运营效率,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数字化平台在产业联动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营销和智慧管理,实现游客行为预测与服务优化。这种多层次的产业联动不仅拓展了景区经济增长空间,也为游客提供更完整的旅游体验,形成文化、商业和服务的有机融合,从而增强景区在
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韧性与吸引力。
创新服务模式则为景区经济路径提供支撑和动力。基于文化资源整合和产业联动,景区可以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智慧导览、互动展示、虚拟体验和社交媒体营销等新型服务手段,将传统旅游体验延伸到数字化、社交化和参与化层面,提升游客黏性和复游率。同时,景区通过与科研机构、文化团体和创意企业的合作,引入创新理念和技术,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这种以创新驱动的服务模式不仅优化了游客体验,也形成了可持续的收入增长模式,为文旅融合下的景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旅游景区经济赋能机制及多维驱动作用研究
旅游景区经济赋能机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体现为资源、产业与创新的多维协同作用。通过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和品牌化建设,景区能够将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及自然景观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文化资产的有效流通。文化内容不仅成为游客体验的核心元素,也成为推动景区收入增长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重要因素。同时,景区通过建设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增强景区的整体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联动在赋能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景区通过整合住宿、餐饮、零售、交通及文创产业资源,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跨行业合作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提升了游客服务的综合水平和消费深度。数字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为产业联动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精准营销、游客行为分析和服务优化,实现经济收益的动态增长。产业链的高效运作使景区经济赋能不仅局限于单一景点,而是扩展到区域乃至跨区域的旅游经济网络,形成多层次的价值创造机制。
创新驱动是景区经济赋能机制的重要引擎。智慧化服务、虚拟互动、沉浸体验及个性化产品的开发,使游客的参与感和消费意愿显著提升。景区在创新模式下能够实现传统旅游资源的再价值化,并通过数据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和产品结构。与科研机构、文创企业及技术平台的协作,不仅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创新应用,也增强了景区经济体系的可持续性和韧性。这种多维驱动机制将文化、产业与创新紧密结合,为旅游景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实现稳定、高效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实践路径和理论支撑。
结语:
文旅融合为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产业链的深度联动以及创新服务模式的应用,构建了多维度的经济赋能机制。景区通过提升文化价值的呈现力和游客体验的参与度,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同时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化管理和数据驱动进一步增强了景区运营效率,使经济赋能呈现出系统化、可持续和创新化特征。这种机制不仅优化了景区的资源配置,也为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 文旅融合视角下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J].旅游学刊 , 2021, 36(4): 45-54.
[2] 刘海燕 . 文化资源整合对旅游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J]. 旅游论坛 , 2023, 13(2): 78-85.
[3] 陈建华 . 旅游景区产业联动与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J]. 现代经济信息 , 2022, 40(15):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