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地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与质量控制

作者

张双洋

山东汇成电力有限公司271000

摘要:地下电缆敷设在电力工程中十分重要,从施工前准备、敷设方式选择、敷设过程操作等对工程来讲至关重要,各环节质量控制是提高施工的关键。通过全面剖析地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与质量控制,旨在为提高地下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地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关键要点;质量控制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电缆敷设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电力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地下电缆敷设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施工难度较大[1]。一旦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地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下电缆敷设施工前的关键要点与质量控制

(一)施工图纸审核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在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电缆走向、敷设深度、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与其他管线、建筑物的间距是否满足规范标准等。要检查图纸中是否存在矛盾或不合理之处,如电缆路径与其他地下设施冲突、转弯半径过小等。通过细致审核,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变更[2]。

(二)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

1.电缆材料:选用质量合格的电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要检查电缆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文件,对电缆的外观、绝缘性能、导体直流电阻等进行抽检。确保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等与设计要求一致,无破损、变形等缺陷。

2.敷设设备:根据电缆的规格和敷设方式,选择合适的敷设设备,如电缆输送机、牵引机、滑轮等。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准备好必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如电缆放线架、绑扎带、防水胶带等[3]。

(三)施工现场勘察

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分布、地质条件等情况。通过地质勘探,掌握土壤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等信息,为确定电缆敷设深度、选择基础处理方式提供依据。要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地下管线的产权单位和位置,避免施工时损坏其他管线。

三、地下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一)直埋敷设

直埋敷设是将电缆直接埋设在地下土壤中,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的优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电缆的敷设深度,一般不小于 0.7m,穿越农田时不小于 1m。电缆周围应铺设软土或砂层,厚度不小于 100mm,上部覆盖保护板,保护板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 50mm[4]。要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防止电缆因过度弯曲而损坏绝缘层。

(二)排管敷设

排管敷设是将电缆穿入预先敷设好的排管中,适用于电缆数量较多或与其他管线交叉较多的情况。排管的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如钢管、塑料管等。排管的安装要牢固,管口应光滑无毛刺,并做好密封处理,防止杂物进入管内。电缆在排管中敷设时,要使用牵引绳进行牵引,牵引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损伤电缆。

(三)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敷设是将电缆敷设在电缆沟内,便于电缆的检修和维护。电缆沟的尺寸应根据电缆的数量和规格确定,沟底应平整,并设置排水坡度。电缆在电缆沟内应分层敷设,固定牢固,间距符合规范要求。要设置电缆支架,支架的间距应根据电缆的重量和跨距确定,一般不大于 1.5m。

(四)隧道敷设

隧道敷设适用于电缆数量众多、电压等级较高的情况。隧道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和防火设施。电缆在隧道内敷设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排列和固定,设置明显的标识牌。要定期对隧道内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电缆的运行安全。

四、地下电缆敷设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与质量控制

(一)电缆牵引

电缆牵引是敷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选择合适的牵引设备和牵引方式。牵引力应均匀施加在电缆的牵引头上,不得超过电缆的最大允许牵引力。在牵引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护,观察电缆的走向和受力情况,及时调整牵引速度和方向。当电缆通过转弯处时,要适当减小牵引速度,避免电缆因受到过大的侧压力而损坏[3]。

(二)电缆排列与固定

电缆在敷设过程中要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和扭绞。在直线段,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在转弯处,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满足设计要求。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使用专用的电缆夹具或绑扎带进行固定。固定点的间距应根据电缆的类型和规格确定,一般水平敷设时不大于 1m,垂直敷设时不大于 2m。

(三)电缆接头制作

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的运行安全。接头制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制作工艺进行操作。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电缆的剥切长度、绝缘处理、导体连接等环节,确保接头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符合要求。接头制作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

五、地下电缆敷设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一)电缆试验

电缆敷设完成后,要进行一系列的电气试验,如绝缘电阻测试、直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通过试验,检测电缆的绝缘性能和电气连接是否良好,及时发现电缆存在的缺陷和隐患。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如有不合格项目,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竣工资料整理

竣工资料是工程验收和后期运行维护的重要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各项施工数据和试验结果,整理成完整的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应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试验报告、质量检验评定表等内容,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5]。

六、小结

地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关键要点众多,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敷设方式的选择,再到敷设过程中的操作和施工后的试验与资料整理,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把控关键要点,加强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地下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地下电缆敷设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凯. 10kV配电网电缆敷设施工技术探析[J]. 电力设备管理,2024(10):210-212.

[2]徐一涛. 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敷设处理技术分析[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2):355-357.

[3]陈立东,陈建春,谢遵赛,等. 远程监控电缆敷设施工技术[J]. 安装,2023(9):59-61.

[4]傅玲苑. 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敷设处理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23):243-244.

[5]张飞,曹美光,唐毅,等. 长距离狭小空间内大截面电缆敷设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2024,55(21):2669-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