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现存问题与改进方案

作者

郭烨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隧道设计分公司 天津市 300131

引言

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不仅关乎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学习与生活权益,更是体现校园人文关怀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特殊群体在校园内的正常活动。因此,深入研究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现存问题

(一)设计标准执行不到位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标准和规范,但在校园公共建筑的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部分单位对标准的执行不够严格。一些建筑在设计阶段就未充分考虑无障碍要求,或者在设计方案中虽然包含了无障碍设施,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简化或省略。例如,部分教学楼的出入口坡道坡度不符合标准,导致轮椅使用者上下困难;一些卫生间的无障碍设施尺寸不达标,无法满足残障人士的使用需求。

(二)无障碍设施不完善

校园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在通行设施方面,部分校园道路缺乏盲道设置,或者盲道被占用、损坏,无法为视障人士提供准确的导向。在建筑内部,电梯的轿厢尺寸较小,无法容纳轮椅和担架;楼梯扶手的高度和形状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给行动不便者带来安全隐患。在服务设施方面,一些校园内的餐厅、图书馆等场所缺乏无障碍座位和专用服务窗口,给残障人士的就餐和学习带来不便。

(三)缺乏人性化考量

现有的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往往只注重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而缺乏对特殊群体心理和情感需求的考虑。例如,无障碍设施的标识不够清晰、醒目,导致残障人士难以识别;无障碍卫生间的环境卫生较差,缺乏必要的隐私保护措施,让使用者感到不适。此外,校园内的无障碍设施布局不够合理,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得特殊群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改变路线,增加了他们的出行难度。

(四)维护管理不足

部分校园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在建成后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一些无障碍设施出现损坏后不能及时得到修复,如坡道防滑条脱落、电梯按钮失灵等,影响了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校园内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宣传不够,导致部分师生对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随意占用、破坏无障碍设施的现象。

二、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改进方案

(一)加强设计标准执行监督

1. 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监管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在项目审批、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无障碍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2. 加强培训教育

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进行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对无障碍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和执行标准的能力。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考核,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无障碍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3.建立奖惩制度

对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标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奖惩机制激励各方积极落实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完善无障碍设施配置

1. 优化通行设施

在校园道路和建筑出入口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坡道,坡道的坡度、宽度和防滑性能要满足轮椅使用者的需求。铺设连续、清晰的盲道,并加强对盲道的保护和管理,确保盲道畅通无阻。在楼梯两侧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扶手,扶手的高度、形状和材质要便于行动不便者抓握。

2. 完善建筑内部设施

合理设置电梯,确保电梯轿厢尺寸能够容纳轮椅和担架,并在电梯内设置低位按钮、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在卫生间内配备无障碍坐便器、洗手盆、扶手等设施,并设置紧急呼叫按钮,保障残障人士的使用安全。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设置无障碍座位,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便利。

3. 增设服务设施

在校园内的餐厅、超市等服务场所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方便残障人士办理业务。同时,提供无障碍信息咨询服务,如设置无障碍信息显示屏、提供语音导览等,帮助残障人士获取相关信息。

(三)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

1. 优化标识系统

要设计清晰醒目的无障碍设施标识,选用国际通用符号,保证标识颜色鲜明、大小适宜且位置恰当,方便残障人士快速识别。同时,在校园内合理设置无障碍导向标识,构建连贯的指引体系。导向标识应布局科学、指向明确,为残障人士在校园内的出行提供精准的路线指引,助力他们便捷、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2. 改善环境质量

注重无障碍设施的环境设计,营造舒适、温馨的使用氛围。例如,无障碍卫生间的装修要简洁、明亮,采用防滑、易清洁的地面材料,并设置通风设备和良好的照明系统。在无障碍设施周围设置休息区域,配备座椅等设施,方便残障人士休息。

3. 考虑特殊需求

针对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的无障碍设计。例如,为听障人士设置视觉报警装置,为视障人士提供触觉导航设施等。同时,要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隐私和尊严,避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给使用者带来心理压力。

(四)强化维护管理

1. 建立维护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宣传教育

为提升校园无障碍设施使用与保护意识,需借助多元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定时播报无障碍设施相关知识;在宣传栏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通过主题班会深入探讨无障碍设施意义。通过这些形式,强化师生对无障碍设施重要性的认知,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自觉爱护设施,杜绝随意占用、破坏等不当行为。

3. 鼓励师生参与监督

建立师生参与无障碍设施维护管理的机制,鼓励师生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对积极参与监督和维护无障碍设施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和校园的和谐发展。当前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存在设计标准执行不到位、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性化考量以及维护管理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设计标准执行监督、完善无障碍设施配置、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和强化维护管理等改进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水平,为特殊群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便利的校园环境。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校园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校园无障碍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凯 . 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原则与实践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05):0033-0036

[2] 马晓敏 . 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的应用现状分析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07):0159-0162

[3] 王 东 琴 . 无 障 碍 设 计 在 公 共 建 筑 中 的 应 用 [J]. 江 西 建材 .2021(0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