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揭开肝胆结石的神秘面纱:预防与治疗全攻略

作者

罗鸣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46000

肝胆结石,这个隐藏在我们身体内部的“沉默杀手”,正悄然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它的存在常常不为人知,一旦发作,却能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那么,肝胆结石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肝胆结石的真面目

肝胆结石,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肝脏和胆囊内的结石。肝脏结石多为胆色素结石,通常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则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常见,其形成主要与胆汁中胆固醇、胆盐及卵磷脂等成分比例失调密切相关。

这些结石的出现,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不适症状。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胆囊结石引发的腹痛多位于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还可能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往往会加重,因为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胆囊收缩,促使结石移动并刺激胆囊或胆管。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由于结石影响了胆汁的正常排放,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减弱。当结石阻塞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时,就会引起胆汁反流入血,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黄疸症状。如果结石引起胆道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导致患者发热甚至寒战,严重时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二、肝胆结石的形成之谜

1. 饮食因素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饮食是肝胆结石形成的重要诱因。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容易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结石。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则会影响肠道蠕动,使胆汁排泄不畅,促进结石形成。例如,长期大量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等,患肝胆结石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2. 胆道感染 胆道系统发生感染时,细菌会释放一些酶类,破坏胆汁中的成分平衡,促进结石核心的形成。此外,感染还会引起胆道黏膜充血、水肿,胆汁引流受阻,有利于结石的生长。比如,胆囊炎反复发作,就可能为胆囊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

3. 胆汁淤积 某些原因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如胆管狭窄、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等,会使胆汁在胆道内淤积,胆汁中的水分被吸收,胆盐、胆固醇等成分浓缩,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4. 个体代谢因素 部分人群由于自身代谢异常,如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转运或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比例过高,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也与肝胆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肝胆结石的预防之道

1. 合理饮食

○ 均衡膳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绿叶蔬菜,适量食用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等。

○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维持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胆汁排放规律。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尤其是睡前不宜进食。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减少胆汁淤积。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控制体重,肥胖是肝胆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维持在正常范围内(18.5 - 23.9kg/m²),可降低结石发生的风险。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肝胆系统造成损害,影响胆汁的正常代谢和排泄。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护肝胆健康,预防结石形成。

3.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 及时治疗胆道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防止感染反复发作导致结石形成。

○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影响胆汁代谢,增加结石风险。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对预防肝胆结石也非常重要。

四、肝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1. 观察等待 对于一些无症状的肝胆结石患者,尤其是结石较小、无明显症状且无并发症风险的情况,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定期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密切观察结石的变化。

2. 药物治疗

○ 溶石药物,对于部分胆固醇结石患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等溶石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进结石溶解。但药物溶石治疗疗程较长,且并非对所有结石都有效,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 缓解症状药物,当患者出现腹痛等症状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缓解疼痛。同时,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 手术治疗

○ 胆囊切除术,这是治疗胆囊结石最常用的方法。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结石反复引起胆囊炎、胆绞痛发作,或存在胆囊息肉、胆囊壁增厚等危险因素时,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 胆管探查取石术,对于胆管结石患者,如果结石能够通过手术取出,可采用胆管探查取石术。手术方式包括开腹胆管探查取石和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对于一些复杂的胆管结石,可能还需要联合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等手术。

○ 肝部分切除术,当肝脏结石局限于某一段或某一叶,且难以通过胆管取净结石时,可能需要进行肝部分切除术,以去除含有结石的肝脏组织。

五、术后注意事项

1. 饮食调整 术后短期内应遵循低脂、高糖、高维生素饮食原则。逐渐增加饮食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待身体恢复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保持饮食均衡。

2. 伤口护理 如果是开腹手术,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腹腔镜手术的伤口较小,一般恢复较快,但也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3. 定期复查 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以了解肝脏和胆囊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有无结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一般术后1 - 3个月应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总之,肝胆结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就能降低其对健康的威胁。让我们关注肝胆健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揭开肝胆结石的神秘面纱,守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