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与科学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作者

虞明和

江油市重华小学

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小学阶段作为科学教育的启蒙时期,其教学成效直接影响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抽象的知识讲解常使学生陷入理解困境,而情境创设的缺失更让科学学习缺乏生动性与实践性。基于此,探索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与科学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杜威“做中学”理论,通过人教版教材中的具体教学案例,系统阐述情境创设在科学素养培育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价值。

一、联结生活万象,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探索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石,深刻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本质规律。该理论认为,学生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对学习资料的分析整合,逐步构建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万象紧密联结,创设真实情境,能够打破课堂与生活的界限,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实用智慧。这种教学方式契合小学生以直观经验为主的认知特点,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内驱力 [1]。当学生置身于熟悉又充满挑战的生活情境时,会主动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逐步形成了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的“家庭用水调查”情境为学生打开了探索水资源奥秘的大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用水的场景,随后布置任务:观察家中水龙头的滴水现象,用容器收集一天内滴落的水量,并记录时间和水滴积累的刻度。学生们回到家后,化身小小观察员,有的用矿泉水瓶接水,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水位;有的将收集的水滴称重,通过换算了解浪费水量。在记录过程中,学生们发现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滴一滴,在一天时间里竟能积累成半瓶水。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浪费的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学生们积极讨论,有的说能浇花,有的提出可以冲马桶。更有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用节水型水龙头、及时关闭水龙头等减少浪费的方法。通过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实践,学生们不仅直观认识到水资源浪费的严重性,理解了水资源的珍贵,还在主动观察、记录、思考与交流中,培养了科学观察、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同时增强了节约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科学知识学习与科学素养培育的有机统一。

二、巧用趣味实验,构建探究情境培育实践力

杜威“做中学”理论打破传统教育中知识单向灌输的模式,强调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认为学生应在亲身经历与实践操作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改造。在小学科学教学领域,这一理论为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科学知识往往抽象复杂,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其本质。而趣味实验的引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构建起充满探索乐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在亲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如同科学家般主动探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能在反复尝试、修正和创新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探索者的转变 [2]。

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光的反射”教学中,“自制潜望镜”实验成为点燃学生探索热情的火种。课堂上,教师先展示潜望镜实物,让学生通过潜望镜观察教室后方的景象,引发学生对光传播奥秘的好奇。随后,教师将制作材料 —— 硬纸板、平面镜、胶带、剪刀等分发给各小组,并指导学生按照设计图纸,将硬纸板折叠成“Z”字形筒状,在对应位置固定两块成45 度角的平面镜。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全神贯注,有的小组反复测量角度确保精准,有的则尝试不同的镜面安装方式。当潜望镜初步成型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观察调试,发现角度偏差会导致视野模糊或成像不完整,于是不断调整平面镜位置和角度。在一次次尝试中,学生不仅成功制作出能清晰观察到不同景象的潜望镜,更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光通过两次反射改变传播方向的原理。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趣味实验情境里积极探索、主动思考,科学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联结生活万象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实用价值;巧用趣味实验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科学原理。这些策略不仅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化情境创设与科学素养培育的融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绽放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 九 鼎 . 小 学 科 学 教 学 情 境 创 设 的 策 略 [J]. 小 学 生 ( 下 旬刊 ),2024,(12):88-90.

[2] 丁 琳 . 小 学 科 学 教 学 情 境 创 设 的 真 实 性 [J]. 文 理 导 航 ( 下旬 ),2024,(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