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k介电材料在GaN HEMT表面钝化中的应用:机制、进展与挑战
陈煜君 李梅佳 肖茂岚 雷双毓 戴虎 刘三姐
湖南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摘要: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作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核心,其表面钝化技术是突破器件可靠性瓶颈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高k介电材料(HfO₂、Al₂O₃、AlN等)在GaN HEMT表面钝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其界面态抑制机理、工艺兼容性及对器件电学性能的优化作用。通过对比不同高k材料的介电常数、界面缺陷密度和热稳定性,揭示了HfO₂和Al₂O₃在降低栅漏电流、提升击穿电压和抑制动态导通电阻(Ron)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本文总结了高k材料与GaN界面工程中的关键挑战(如界面氧化层、热膨胀失配),并展望了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复合钝化层设计等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GaN HEMT;高k介电材料;表面钝化;界面态;ALD技术;动态Ron
1. 引言
1.1 GaN HEMT的应用潜力与表面钝化需求
氮化镓(GaN)凭借其宽禁带(3.4 eV)、高电子迁移率(2000 cm²/V·s)和高击穿场强(3.3 MV/cm),成为5G通信、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器件。然而,GaN表面的高密度界面态(10¹³–10¹⁴ cm⁻²·eV⁻¹)会引发电流崩塌、阈值电压漂移和热载流子退化,严重制约器件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1.2 传统钝化材料的局限性
传统SiNₓ钝化层(介电常数k≈7)虽能提供物理保护,但其较低的介电常数难以有效屏蔽表面电场,导致电场集中在栅极边缘,加剧界面电荷俘获效应。此外,SiNₓ与GaN的热膨胀系数差异(SiNₓ: 3.3×10⁻⁶/K vs. GaN: 5.6×10⁻⁶/K)易引起热应力缺陷。
1.3 高k介电材料的优势
高k介电材料(k>10)通过增强电场均匀性和抑制表面态密度,成为新一代钝化层的理想选择。例如,HfO₂(k≈22)和Al₂O₃(k≈9)可显著降低栅极漏电流(Ig)并提升击穿电压(BV)。
2. 高k介电材料的钝化机制
2.1 表面态抑制与界面化学键合
高k材料通过两种协同机制显著优化半导体界面的电学特性。首先,基于悬挂键钝化效应,高k材料中富含的氧/氮原子能够与GaN表面未饱和的Ga悬挂键发生化学键合,这种原子级的界面重构有效填补了晶格缺陷,将界面态密度(Dit)降低至10¹¹ cm⁻² eV⁻¹量级,从而抑制载流子复合损失。其次,高介电常数特性(k>20)引发的电场屏蔽效应,通过调控载流子分布使表面电场呈现更均匀的空间分布(如文献图1a所示),特别在栅极边缘区域,该效应可使峰值电场强度降低约40%,这一特性对缓解器件击穿风险、提升耐压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2.2 动态性能优化
高k材料在抑制动态导通电阻(Ron)退化及提升击穿电压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针对动态Ron抑制,高k介电层的引入通过其低缺陷密度特性有效抑制了表面电荷俘获现象,从而显著缓解(GaN)器件中由强电场诱导的电流崩塌效应。实验数据表明,采用HfO₂作为钝化层的器件在100 V应力偏压下动态Ron仅增加15%,而传统SiNₓ钝化器件的动态Ron退化幅度高达50%以上,这一差异凸显了高k材料在界面电荷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在击穿电压(BV)提升方面,HfO₂钝化层凭借其高介电强度及优化的界面电场分布,可将器件的耐压能力从传统SiNₓ钝化的800 V大幅提升至1200 V(如文献图2b所示)。这一性能突破主要归因于高k材料对栅极边缘电场的平滑调控,从而延缓了雪崩击穿的发生。
3. 典型高k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3.1 HfO₂基钝化层
高k材料HfO₂因其高介电常数(k=22)和优异的抗氧扩散能力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高介电常数特性可增强栅极电容耦合效率,同时通过电场调控降低漏电流;其致密的晶体结构还能有效阻隔氧元素在高温工艺中的体相扩散,维持界面化学稳定性。然而,HfO₂与GaN的异质界面易因热力学失配形成低介电常数(k<10)的GaOₓ过渡层,此类非理想界面会引入额外界面态并削弱电场调控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通过原子层沉积(ALD)工艺优化界面氧含量,例如在沉积前采用表面钝化处理抑制Ga原子的自发氧化反应。典型案例中,Kim等研究者(2022)开发了原位N₂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在HfO₂沉积前对GaN表面进行氮化改性,成功将HfO₂/GaN界面的态密度(Dit)从常规工艺的~10¹³ cm⁻²·eV⁻¹降低至3×10¹² cm⁻²·eV⁻¹。这一突破通过精准调控沉积过程中的氧化学势,抑制了GaOₓ亚稳态相的生成,为高k介质与宽禁带半导体的高质量集成提供了可扩展的工艺路径。
6. 结论
高k介电材料通过抑制界面态、优化电场分布和提升热稳定性,为GaN HEMT的可靠性突破提供了有效路径。当前研究已证明HfO₂和Al₂O₃的显著优势,但界面氧化层和热失配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未来需结合材料创新、工艺优化和跨尺度仿真,推动高k钝化技术向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Mishra U K , Shen L , Kazior T E ,et al.GaN-Based RF Power Devices and Amplifiers[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8, 96(2):287-305.
[2] Dutta G , Dasgupta N , Dasgupta A .Effect of Sputtered-Al2O3 Layer Thickness on the Threshold Voltage of III-Nitride MIS-HEMTs[J].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2016.
[3] Liu S , Yang S , Tang Z ,et al.Al2O3/AlN/GaN MOS-Channel-HEMTs With an AlN Interfacial Layer[J].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2014, 35(7):723-725.
[4] Saadat O I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high quality AlGaN/GaN MOSHEMT interfaces [J].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5.
12270303,湖南省教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
S202410543031,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GaNHEMT表面钝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