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

田利新

河北保定易县实验初级中学  074200

关键词:“互联网 ”; 初中历史; 教学优化; 策略

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历史思维的重任。然而,传统历史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通过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还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支持和智能化教学管理,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文旨在探讨“互联网 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特点,提出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特点

技术融合:注重应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 + ”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视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将静态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听互动功能,以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学习环境。让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内容能够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材料,拓宽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2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明显。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 - 听取”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中心,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口头讲解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历史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不顾学生是否理解内容,仅是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这样长时间的单向“灌输”可能导致学生大脑皮层陷入抑制状态,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容易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且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传递上效率较低,需要消耗教师大量精力,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在“讲授 - 听取”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充当“解说员”,而学生则永远扮演“听众”的角色,只能等待教师对所有知识进行讲解,几乎没有主动探索历史知识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很少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素养。此外,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学生无法直接经历和感受其内涵。教师若只是通过口头讲解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历史知识,往往导致学生缺乏直观体验,难以形成深刻的历史印象。

3“互联网 +,9 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3.1 引入历史资源,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对历史史料进行大量分析,才能形成历史思维,获得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家国情怀。尤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研究与分析,才能对特定历史背景及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和认知,强化历史思维,确立科学价值观。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入多种历史资源,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分析与解读。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古籍文献资源数据库、在线历史文献数据库、历史教学信息网络、历史信息资源网站等官方平台检索需要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研究历史人物、分析事件影响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历史探究。例如,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时,教师需要从政治手段、思想控制、文化专制等方面带领学生研究清朝的君主封建统治特点。为此,教师借助互联网从在线历史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关于清朝君主专制的文献资料,并展示给学生阅读和了解。让学生基于清朝历史时期的研究资料对君主专制进行研究,同时从当代的思想角度分析君主专制的弊端,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在信息化手段的助力下,学生获得研究清朝君主专制的可靠资源,在思考与辩证分析中获得全面的分析,理解清朝统治的腐败、黑暗,懂得百姓的疾苦。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入历史资源,提高学生历史解读能力,从而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发展系统的逻辑思维,强化历史核心素养及探究能力。

3.2 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软件、在线讨论等,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交流,共同探究历史问题。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互动软件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软件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并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软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软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在线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就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在线讨论活动,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进行沟通,共同探究历史问题。这种讨论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在线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结语

总之,“互联网 +”为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通过技术赋能,教师可以精准诊断学生学情并创设历史场景,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不同资源的有机融合则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互动交流能够借助在线协作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其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与综合学习能力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韩 艳 红 . 浅 谈 信 息 技 术 在 初 中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J]. 智力 ,2021(12):45-46.

[2] 胡旭 . 以”看得见的思维”重塑历史教学——浅谈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21):15-16.

[3] 刘国霞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J]. 考试周刊 ,202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