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心理课堂 “知情意行” 教育路径探究

作者

樊向华

启东市英邦小学226200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对“知情意行”在小学心理课教学中的培养途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本项目拟从积极心理与“知情意行”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从丰富认知活动、深化情感体验、锤炼意志品质、强化行为实践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课堂;知情意行;教育路径

引言: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面对着学习压力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化等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的正面素质与长处的研究,注重对人的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自我效能等方面的研究,对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知情意行”是包含知、情、意、行四大层面的个人心理活动的基础,在“知情意行”的心理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有助于构建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推动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与 “知情意行” 的内涵及关系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的正面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以主观幸福感和乐观主义为重点,提倡发掘个人的潜力,培育正面情感,帮助个人的发展和快乐的人生。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倡以正面的态度去迎接挑战;

(二)“知情意行” 的内涵

“知”是认识的一部分,它牵涉到知识的获得和思考的发展;“情”指的是人的感情,它是一种对人的态度体验;“意”是“意”,反映了行为规范的目的性;“行”就是“行”,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在外部的表达。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

(三)积极心理学与 “知情意行” 的关系

“知情意行”教学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它所强调的正知、情、意、行与“知情意行”等因素密切相关,有利于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层面上,虽然已经逐步地发展出了抽象的逻辑思维,但是仍然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来支撑,他们已经可以独立地进行思考,并且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从情绪上看,情绪变得更丰富、更复杂,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别人的评价也越来越敏感,与此同时,更高层次的情绪如道德、审美等也开始显现;就意志而言,学生的意志素质虽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律性较差等缺陷,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退却的倾向;从行为上看,幼儿的行为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其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心理课堂 “知情意行” 教育路径

(一)丰富认知活动,培养积极思维

1.运用案例教学,深化认知理解

在小学心理学课中,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进行分析、探讨。在怎样应对学习压力教学中,我用了一个班上一些同学考试前的焦虑,让他们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对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了积极的思维方法。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拓宽认知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对具体的心理学问题进行探讨。在人际交往中的交际技能的教学中,可以把同学们分组,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交流,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学生能够听取各种意见和意见,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学会从多方面观察问题,发展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深化情感体验,培育积极情绪

1.情境模拟,引发情感共鸣

创设生动逼真的情景,使学生在仿真情景中感受各种情绪。在“了解对方感觉”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同学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自体会冲突双方的情绪与思想。在情景仿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别人的感觉有更深入的了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发展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并学习如何在情绪冲突中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经验。

2.开展积极情绪分享活动

我们还会定期组织同学们进行情感交流,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所经历的快乐、开心和感动的事。每星期举行一次开心分享会,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学习、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开心经验。透过分享,创造积极的教室气氛,让同学们在分享与聆听中,体会到正向情感的传达,加强自己的正向情感体验,养成一种乐观的态度。

(三)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心理韧性

1.设置适度挑战任务,培养坚持精神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程度及能力特点,提出了适当的、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克服困难”这一课题中,我设置了一个“拼图挑战”,让孩子们在指定的时限之内,用中等难度的拼图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要克服种种困难与挫折,进行反复的尝试与适应,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与恒心。

2.引导制定目标与计划,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协助学生学习设定合理的目的与规划,并指导其依计行事。如“时间管理”课,让学生自己制订一周的学习、生活规划,确定学习任务,休息时间,休闲时间等等。

(四)强化行为实践,促进积极行为养成

1.设计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提出了新的心理学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团队合作”课之后,我们可以安排同学们进行“拔河比赛”、“接力赛”等野外拓展活动,使他们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学习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精神,强化集体精神。

2.建立行为反馈机制,及时鼓励与引导

要建立健全的行为反馈机制,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正面行为要及时地予以肯定与赞扬,而不正确的行为则要加以引导与矫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扬、表扬信、班级光荣榜等手段,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与鼓励。

结论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索“知情意行”的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丰富认知活动、深化情感体验、锤炼意志品质、强化行为实践四个方面,可以使“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康个性。在实践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对“知情意行”的教育途径进行改进,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分享策略探讨[J]. 何婉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0)

[2]基于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 李卓霏.知识文库,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