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探究

作者

陶忠成

赫章县第二小学

摘要:以赫章县第二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教版中的识谱教学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从赫章县第二小学的实际出发,对目前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小学生的音乐识谱水平,促进其音乐素质与美感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赫章县第二小学

引言:音乐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艺术,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音乐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一、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性格比较活跃,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坐不住、爱活动的现象,而且很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他们的学习起点不同,音乐底子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孩子在开始学习识谱的时候,会发现那些密集的音符和繁复的符号很难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识谱感到厌烦,认为识谱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方面

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乐理概念、符号规则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的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缺乏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反馈也不够关注。在教学方式上,只限于课本的讲解、板书的演示,缺乏情节化、游戏化的创意设计,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音乐课堂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三)教材方面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识谱教学部分,包括五线谱和简谱等不同的识谱系统,其中包括了识谱教学。其中有几章内容涉及到节奏和调式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超越了他们的认知发展层次的困难。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音乐基础不相适应,出现了理论与实际需要相脱离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赫章县第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践

(一)学校概况

赫章县第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悠久历史的学校,它植根于当地的教育沃土,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育人传统。我们一直坚持“五育并举”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中心。在音乐教学方面,特别是对识谱教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通过组织教师的讨论和教学实践,对符合学生认识特征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持续的探讨,努力使识谱学习更加生动有效。

(二)教学策略

1. 激发学习兴趣

赫章县第二小学的音乐老师们通过创设情境,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教学音符时,可以把音符比喻成可爱的小动物,或者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对音符的名字、形状有了直观的印象。

2. 注重实践操作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上,要让学生多唱,多听,多写,并在重复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学校也积极开展各类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乐器演奏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识谱技能。

3. 创新教学方法

赫章县第二小学的音乐老师们在教学方式、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音高动态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对音的时值、节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运用小组协作教学法,使学生在互相交流、协作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音乐识谱水平。

4. 结合地域文化

在音乐教育中,也注意把音乐谱的教学和地方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赫章县的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将地方民歌、民间歌曲等元素结合起来,使同学们既能欣赏又能掌握当地的音乐,又能提高识谱水平。

(三)教学效果

赫章县第二小学在实践中采用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意识。学校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注重兴趣培养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创设音乐情境,如模拟音乐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世界;将符号的形式与节奏规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趣味故事,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学内容包括有节奏游戏、音符卡片配对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识谱技巧,使课堂成为欢声笑语的学习乐园。

(二)强化实践操作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声歌唱,聆听经典作品,写下乐谱,通过眼耳口舌的配合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经常组织班级合唱比赛,音乐社团展演,识谱技能竞赛,让同学们在实际的音乐练习情景中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音乐练习中,在演示和交流中逐渐提高识谱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装置的辅助下,动态音乐动画,音乐录像,形象地展示音符的变化;实施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和创编中加深对音乐的认识。挖掘地方民歌、戏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把有特色的旋律和节奏融入到课堂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引起同学们的文化共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因材施教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并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对基础差的同学要加强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巩固;对基础好的同学,要注意延伸、加深教学内容;

结论

赫章县第二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教版中的识谱教学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根据赫章县二小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明. (2020). 小学音乐教育中识谱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音乐教育与教学》, 12(3), 45-50.

2. 王芳. (2019).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音乐识谱方法探索. 《教育探索》, 15(6),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