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

焦询

四川省苍溪县石马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广元 628400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实现了“教什么”和“学什么”之间的高效衔接,结合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工作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改革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先进的方式方法应用到知识教学中,以现代化思想构建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与课程教学的具体结合,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寻找教学策略。

一、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教育价值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最为显著的价值便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科技能,培养核心素养,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学习体验加深印象,从而实现能力综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学—评一体化总结了教学活动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在调整和优化中解决问题,弥补不足,使教育事业向好向善发展。除此之外,教—学—评一体化客观上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改变陈旧低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专业成长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节奏,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策略方法

(一)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最终教育成效,以教—学—评一体化推进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强化理论学习,深度理解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深化认知的基础上优化课程教学,以更强的专业能力增进教学、学习和评价之间的关联。为此,需要综合多方力量开展培训学习、教师进修、互动交流等活动,从全面深入的角度解析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应用,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价[1]。

例如,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将区域内的优秀教师集中起来,根据教师的平均水平设计培训方案,整体提升能力素养。理论学习结束后,应当组织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各位参训教师设计一堂公开课,检验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判断教师是否真正掌握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方法。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可以加强互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从多元化角度分析教—学—评一体化在课程教学和评价中的应用。

(二)细化课后评价指标

原有的教学评价指标较为单一,这是阻碍教学评价优化的关键因素。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教师需要从知识学习、技能提升、核心素养等多个角度完善评价指标,以全方位、立体式的形式评估学生发展情况,给出更加具体、详实、科学的评价结果,便于教师完善课程教学,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能力提升行为指明方向。此时,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入手,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设置个性化评价指标,细化教学评价。

例如,在讲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分析学生在课程学习可能获得的提升,调整评价指标。唯物史观方面,学生是否可以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必然性,是否正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概念与作用关系;时空观念方面,能否借助地图和时间轴理顺各时期发展脉络,是否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除此之外,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分析能力等方面充实评价内容。

(三)优化教学评价方法

以往的教学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往往将诊断性评价作为重点,忽视过程性评价,使得教学评价脱离课堂实际,未能真实衡量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无法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学情。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教师需要丰富评价主体,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尽可能从多元、立体的角度评判学生的能力素养,立足于教学实际开展评价工作 [2]。

例如,讲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次话题讨论。学生可以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等大方面入手,从中选择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分工完成资料收集、史料分析、提炼总结、研究报告写作、结论分享等任务,在团队协作中共同进步。教师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判断能力素质提升情况,并关注学习表现,从教学和学习中确立评价依据。

(四)强化评价结果利用

得出评价结果后,教师可能仅将其作为衡量短期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并未深入挖掘教育价值,缺少教学评价结果的深度利用,不利于教学评一体化推进。故而,教师需要在得出教学评价结果后分析数据趋势,找出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当前课程教学工作的短板,在后续教学工作中采取弥补或调整措施。

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历史知识时发现学生对其他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认知不全面,容易误判。因此,教师可以在后续课程教学中增加其他文化背景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渗透多元文化意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果,强化学科能力。除此之外,需要关注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在单一结论性指标的基础上找出学生能力闪光点,明确素质能力的发展进步,肯定学生的努力,纠正错误学习方法和态度,利用教学评价结果反推课程教学重点。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当增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评价三者的关联,结合多方因素完善教学方案,打造优质课堂。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质能力,践行新思想,将新的教育方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根本上提升教学评价的起点。参考课程内容和教育目标,教师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得出科学评价结果,将其作为优化课程教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姚实彦 . 以教促学以评引思——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24):13-16.

[2] 胡琳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挑战与应对 [J]. 考试周刊 ,2023,(38):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