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识别与防控策略研究

作者

蒋学君

广东台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台山 529200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县域主要金融服务机构,其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直接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受县域经济环境影响,在财务审计风险识别、风险防控方面能力稍显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风险识别;防控策略

0  引言

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县域金融服务主力军,其财务审计质量直接关乎农村金融体系稳定性与支农效能。然而,受制于县域经济环境特殊性、数字化转型滞后及内控体系薄弱等因素,农村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财务审计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防控手段滞后等现实困境。深入研究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识别与防控策略,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识别

1.1 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存漏洞

从现阶段县域地方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银行在财务制度上、会计制度的建设方面都不够科学,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存在照搬照抄上级制度的情况。这种情况无法满足当地市场的特殊性与本行业的经营特点,比如:一些农业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户贷款业务会比较多,但是在制度方面,却没有针对农户贷款风险特点的管理细则,这就导致贷款审批环节,缺乏依据和指导,执行不力。银行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这样就导致银行管理存在漏洞,无法对财务工作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在财务检查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发现某些费用存在问题,但是,由于得不到管理层支持,从而导致问题得不到深入,也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样一来财务风险就会大大提升[1]。

1.2 操作流程不规范,业务环节隐患多

从当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情况来看,审计环节还存在操作流程不规范。财务审计时,发现银行存在部分业务留存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费用报销流程中,存在报销凭证不完整、审批手续不健全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多次出现。有些员工在提交费用报销凭证中,有缺少发票明细、清单等情况,审批人员审批时不严格,将存在报销凭证不全的经济事项审批通过,造成财务中易发费用虚报、多报等问题[2]。

信贷业务流程开展过程中,存在信用评估不足、贷款审批不严等问题。针对借款人做信用评估时,有些信贷工作人员只结合借款人申报借款提供的书面材料做评估,没有实地调查借款经营情况、还款能力等信息,造成信用评估结果存在偏差。贷款审批环节,有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审批,对贷款事项的用途、还款来源审核不全面,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的概率。会计核算流程具有不规范问题,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有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和制度掌握不好,在处理账务时,按照旧的办法执行,造成财务报表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

1.3审计手段落后,数据利用效率低

目前,在县域地方商业银行中,审计手段还比较落后,数据利用效率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银行开展审计工作时,主要是手工审计以及简单电子表应用,没有引入先进的审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处理工具。审计人员面对大量业务数据,很难做到深入分析和挖掘,所以审计效率低且质量不如意。当前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银行内存储大量业务数据,由于缺少专业数据处理分析人才,使得这些数据只是存储,没有发挥其预警和审计分析作用。比如:信贷业务中,无法利用引入大数据分析海量贷款数据,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只能在贷款逾期后,采取措施追回贷款,这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财务管理中,无法实时监控和预警费用、资金等数据,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风险。

1.4 外部环境变化快,风险应对能力不足

县域地方商业银行面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时,存在风险应对能力不足问题。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到市场中,县域地方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为了能够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有些银行会主动降低信贷标准,采取粗放式风险管理方式,这都会增加银行审计风险。在监管政策方面,面对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很多地方商业银行在落实时,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进而会产生合规风险。比如:金融监督管理局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指标,但是有些银行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财务审计中,会出现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问题。

2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防控策略

2.1 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监督

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银行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监督,有效防范财务审计风险。银行要依据上级财务制度,结合银行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全面财务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一是要明确费用报销的标准和流程,针对报销凭证、审批流程等给出详细的标准和要求;二是规范信贷业务的审批和管理流程,针对借款人信用评估,制定出详细的标准,确保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都符合标准,使得所有财务活动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建立健全内控执行机制,强化内部财务监督和检查。银行内部设置内控监督岗位,定期对财务活动做内部审计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四是构建内控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违反内控制度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保障制度执行力[4]。

2.2创新审计手段,提升数据分析效能

银行重视审计工作,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创新审计手段,引入先进审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全面提升数据分析效能。内控监督工作人员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将银行财务数据上传至财务系统,此时系统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动态化监测,能够进一步提升审计效果。举例来说,依靠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异常交易模式,进而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预警模型,此时审计人员根据系统的预警,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前揭示潜在信用风险。

另外,银行技术部门需要积极开发非现场审计模块,该模块依托远程审计技术,并具备大数据处理工具,这样一来,就大大拓展了银行业务审计的范围,能够开展远程审计工作。比如:通过API接口对接核心业务系统,实时抓取业务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后自动生成审计线索清单,为现场审计提供精准靶向支持。非现场审计除了能够提高审计效率之外,还能够通过数据关联,将隐藏的问题发现。比如:数据关联能够对客户流水、征信情况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及时发现虚假贷款申请;还能够对员工日常操作日志进行审计,发现其中不规范操作行为,这些都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银行积极尝试非现场审计模式,借助远程审计技术和数据处理工具,来对银行内部业务开展远程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同时为现场审计提供一些线索,使得现场审计具有较强针对性,提高审计结果有效性。

2.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养能力

银行要定期为财务人员、内控监督人员、审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包括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等,提高各个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农村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比如:一个月培训一次,或者一个月进行一次线上学习。将培训内容聚焦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定期学习新会计准则、税务政策、业务操作规范,以及风险防控意识等。具体来说:针对银行内部监督人员,需要进一步强化内控流程设计,包括:制度合规性审查、数据分析能力、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等。通过案例教学、沙盘模拟等,提升审计人员协作交流能力,以及实务能力。针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则是要加强审计技术这方面的教学,还要结合行业法规、比如:金融审计准则、反洗钱法规等,同时加强审计人员风险导向审计思维的提升。通过这方面的教学,强化审计人员协作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银行可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人等,通过在内部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银行应建立内部机制,建立“审计导师制”,或者通过审计技能比武,激发审计人员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2.4优化部门协作,形成风险防控合力

银行要优化部门协作,强化财务部门、信贷部门、审计部门等部门之间沟通。银行应明确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信贷部门等部门的职能,尤其是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工作范围,尤其是职能边界,避免部门之间职责不明,导致审计工作存在混乱。不仅如此,部门之间还需要加强协作交流,比如财务部门需要完成基础的财务数据报表工作,信贷部门则是要积极协同,共享客户信息、贷后管理信息等,此时,审计部门需要对风险进行统筹分析,完成“数据-分析-决策”闭环。农村商业银行还需建立内部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个部门间共享数据信息,及时交流业务风险。比如:财务部门定期向审计部门提供财务数据、报表等数据信息,审计部门结合以往数据分析潜在审计风险,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通过部门间协同合作,形成风险防范合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要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实际情况进行,首先要对财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关键信息的实时共享。共享平台能够实时上报每日科目余额表、现金流量表等。审计部门则是要实时调取异常波动,对其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信贷部门同步更新客户征信报告、还款记录、抵押物状态,审计部门结合财务数据交叉验证贷款风险(如抵押物估值与贷款余额匹配度)。为进一步完成工作系统,审计部门通过平台向财务部门,要定期将风险提示单推送给信贷部门,相关部门需在规定时限内反馈整改措施,形成“发现-反馈-整改-跟踪”的闭环管理。

2.5强化外部沟通,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银行要主动与当地监管部门做好沟通,及时了解监管政策和要求,进而可以及时做出经营策略调整。农村商业银行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搭建监管沟通框架,提升银行响应能力。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要建立常规化的监督对接机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当地银保监督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沟通,要积极参与风险提示会议,必须确保银行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监管动态(如资本充足率新规、涉农贷款专项检查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主动向监督部门汇报财务情况,定期上交重大风险事件及整改情况,并附数据可视化图表(如风险趋势图、审计问题分布热力图),银行要针对重大审计发现,与监督管理人员交流、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农村银行应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监督和指导,提升自身的合规管理能力;强化与同业交流合作,借鉴同业先进经验做法。主动参加行业交流会、研讨会,了解其他同业的工作做法,不断提升银行审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3  结语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农村商业银行与乡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随着大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强化其审计实效,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陟佳.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5(11):117-120.

[2]杨彦翔.基于财务共享的农村商业银行费用报销管理措施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5(03):193-195.

[3]任瑞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5(03):17-19.

[4]郑能艺.农村商业银行强化成本管控路径探析[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5(0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