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理念下企业财务业财融合管理分析
刘品
永卓控股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215600
前言: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阶段的管理工作实施要求。而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财务部门目前仍大多处于核算和监督的功能位置,因此导致财务制度和经营制度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孤岛与过程分割等现象,难以实现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快速响应。
1. 企业财务业财融合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系统框架的科学性与运行机制的标准化是融合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部分企业的财务系统和业务流程链耦合程度较低,目前看来系统设计时过分关注财务核算维度,忽略业务链的嵌入连接,进而导致在统计口径上出现了财务和经营信息的系统性偏差。此类偏差不会导致数据在流通中出现扭曲,并且企业在预算控制与分析等关键管理环节失去对应的数据支持。其在跨区域运营与多层级管理的集团型企业组织结构下,各子公司与事业单位均会按照不同的流程标准来进行运作,导致系统始终处于分散状态,进而导致业财融合的组织协调成本大幅度增加[1]。
2. 财务共享理念下企业财务业财融合管理工作实施要点
2.1 完善制度与流程标准化设计
在金融共享服务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系统和过程标准化是企业进行业财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和先决条件。财务共享的基本特点是集约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持,而这三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系统建设和一个标准化的过程设计。由于缺少系统的机制保证和过程规范的共享机制,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化的组织结构调整,难以实现金融和商业体系之间的深层次协同。基于这一点,企业需要在多个层面上推动规范化体系和流程体系的构建,从而保证业财融合战略的实施。在顶层制度设计层次上,建立“全域”的治理标准体系,使系统不但涵盖企业的预算管理、资金结算、成本核算和费用报销等基本的财务过程,还可进一步扩展到企业的投资决策评价与整体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对各种业务情景的规范进行清晰定义,可以避免因系统缺失而导致的经营自主权风险增多的情况出现。在预算管理方面,则需要建立统一的预算编制和动态调整过程,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预算的口径相一致。系统的整合构建,不但可提高公司财务资料的横向比较能力,同时也可为后续的运作分析和资源的最优分配提供基础保障[2]。
2.2 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共享服务文化
在金融共享服务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深入推进业财融合,既要有系统的制度规范,又要有业务过程的系统优化,还要有人才梯队和组织文化的深度支持。系统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实现金融和业务高效协同的重要前提,而建立共享的服务文化又是保证二者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扎实的人力资源和文化背景,即使在制度设计和程序重组方面已经趋于完美,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遇到部分困难。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多维协作机制,逐渐形成以复合型人才为核心驱动力,以共享文化为导向的企业管理生态。要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战略基点,建立一个系统的人才梯队。传统的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方面,而对经营活动的认识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商业人士虽然对市场动向和商业逻辑都很了解,但在财务分析和成本控制方面却显得较为孱弱。职业壁垒的存在,导致企业间交流的低效和合作的障碍。为解决此问题,需要通过跨领域培训计划、岗位轮换机制和双元学习体系,有系统地培养既有金融知识又有商业眼光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建立“财务-业务双通道职业发展系统”,指导其深入地参与到市场调研、生产规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活动中去,并促进企业员工对财务分析方法和预算管理工具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从而达到跨部门员工整体能力的协同提高。
2.3 建立价值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金融共享模式理论框架下,如何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是关系到融合目标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如果只考虑财务数据或者只考虑某一种效率维度,则会严重限制其发挥作用。针对这一现状,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将财务和经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最优的资源分配和显著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在制定业绩考核标准时,首先要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成财务和经营两个方面的定量指标。比如,在“财务共享”框架下,除了传统的成本节约率和流程处理效率之外,还应该增加“业务部门响应时间”“财务支持对企业决策的贡献”等新的评价维度。通过对战略目标进行分层分解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嵌套,保证了财务共享中心的经营目标和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并能有效地避免财务和经营目标的偏差。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逐渐向“价值创造”方向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在成本控制、过程效率、风险控制、服务质量、业务协同和创新支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在层次上,高管业绩评估注重价值创造能力和战略贡献,中层管理注重跨部门协作有效性和实施成效,底层员工注重过程标准化和运行效率提高。通过建立分级的评价指标,对企业进行从战略决策到实施过程的全方位的评估,从而推动了企业与财务的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在金融分享领域的深入融合运用,其理论实践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系统重构。在推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企业不但要不断地优化和重构自己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而且迫切地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财务功能,将其转变成推动公司创新发展与价值创造的核心发动机。
参考文献:
[1] 张璐 . 基于业财融合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优化措施 [J]. 今日财富 ,2025,(17):148-150.
[2] 李晓颖 . 业财融合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优化管理 [J]. 销售与市场 ,2024,(30):79-81.
作者简介:刘品,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汉族,1986 年12 月出生,学历:专科,职称:工程师 (冶金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财务业财融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