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班级乃小家,德育为大家

作者

于淳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俗话说,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颗果实,依次类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 播下一种习惯 , 收获一种性格 ; 播下一种性格 , 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此,抓好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我坚持以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 , 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 , 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 , 注意点滴积累 , 切实提了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管理 , 而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教育管理的力量,若要使这种教育管理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不失为重要的策略之一 . 所谓班级管理民主化是指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尊重互动的学生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班级管理形式和过程。它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 , 都能够承担班级管理的任务,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以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体氛围和管理育人的有效机制。

德育教育对每一个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良好品德,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培养出有责任感,适应力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个体,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教育模式。

班主任作为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 , 智 , 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 直接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班级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近些年来,我国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推广,明确提出要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渗透至小学班级管理, 以凸显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为此,接下来我将从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引入的必要性出发,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旨在让学生在德育中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走上教育岗位多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所累积的点滴经验:

1 规范言行举止

俗话说: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为了改变现状,首先,我尝试着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 , 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友情以及家人般的关爱 , 搭建起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从而使学 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和引导。然后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德育竞赛评比,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 . 平时 , 面对学生我会尽可能地多一些鼓励 , 少一些斥责 , 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尊重学生 ,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将微笑带入课堂 , 带进课外活动 , 把微笑出现在学生的日记 , 仔细耐心地倾听他们各自不同的心语。渐渐地 , 相信我的良苦用心会卓有成效,孩子们为了个人以及集体的荣誉感会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 道德教育也成为了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们的点滴进步,就是对我工作和精神上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2 将德育渗透于学习中

在学习方面,我擅长结合学校组织的一些课内外活动,在本班开展了全员参加的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演讲等以德育为主题的比赛, 同学们在号召和鼓励下都积极参与,不少同学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现在的学生普遍惰性比较强 , 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性的奖励方式,比如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向上的动力 . 有动力才有成绩。因此,凡是我带过的班级都一直保持着“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良性竞争,认真好学,你追我赶,互帮互助,争取超过优秀的同学,在得道道德教育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用爱心温暖学生, 提高思想觉悟

对待学生,我总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 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 , 然后逐步改正。以前我带过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 , 常常因为懒惰而不做作业.多次找他谈话教育,他每每都会答应老师把作业补上,但到第二天检查却仍然以各种借口搪塞老师。我费尽心思的教导他 , 可就是拿他没办法,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变教育他的方法。某一天,当我发现他按时完成了当天的一项作业时 , 我就及时表扬了他并进行了奖励,像这样 , 我每发现他的一点点地进步就对他进行及时地鼓励。慢慢地,他也开始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 , 他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了。通过那一次的经历 , 让我明白教育学生不仅需要一颗宽容的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4 班委会的积极引领作用

班级的管理要搞好 , 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班委会的引领作用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班级的主体是学生 , 班级的主要活动是学生之间的活动,要想真正搞好一个班级的建设工作 , 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当中,详细地了解和认识每一位学生。在这方面 , 班干部有着特殊的优势 , 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好班干部 , 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更好地施行德育。这项工作做好了 , 班级的各项工作就自然地好开展了,班主任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培养班干部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我经常对班干部说 : 能担任班干部不是因为你学习好 , 而得到的一种荣誉和奖励,也不仅是你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 模范守纪,主要是因为你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同学们心中有威信 , 大家才选你的。为了锻炼并提高班干部的能力 , 在学期初 , 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我也只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 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 带领同学们把班队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

5 与科任老师共同协作,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许多科任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上,由于缺乏交流 , 往往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学生 , 造成对部分学生的偏见,甚至于影响了教育效果。我在平时工作中就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 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一来,老师和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 , 教学质量也就相对应的提高了。

6 主动与家长沟通

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也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如登门拜访、电话联络、短信等等。我常常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始终坚持一条原则 : 信任尊重家长 , 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当学生有问题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 要做到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 , 要尊重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 ,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歧视差生家长,应当做到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 , 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 做到宽容大度。对“留守儿童”的家长 , 我也经常与他们电话联络 , 向他们汇报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有充分地了解。这样 , 我与家长既建立了密切联系,又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情感。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要达到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就要使全体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全员参与、共同努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管理、分析及处理事务的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