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
张帅 袁文璇
火箭军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一、深入挖掘高校红色资源,增强“四个自信”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红色资源丰富。充分挖掘、利用好红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强化价值引领。
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学生党员、团员教育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通过对校园红色文化的系统梳理,使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历史进程、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组织学生走进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和考察调研,加深对革命先烈事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深入挖掘高校红色资源背后的历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深入挖掘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融合形式方法,拓展教育渠道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以增强“四个自信”为目标,提升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塑担当精神,不断拓展教育渠道,创新融合形式方法。
(一)要讲好红色故事。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依托网络资源和平台,做好红色故事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学校层面通过建立红色资源信息库、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通过对高校红色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让更多师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学校层面还可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故事”网络宣讲比赛,通过“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进行宣讲[1]。
(二)创新活动方式。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注重红色基因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依托互联网平台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将红色故事讲给师生听、讲给党员听。学校层面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一方面是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红色主题系列视频和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另一方面是线下通过开展“书记讲党课”“教师讲党课”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创新教育形式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层面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课外活动等形式,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各学科专业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红色基因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层面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点等地进行参观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三、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立德树人落实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立德树人落实[2]。
突出思想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级党组织当以铁肩担使命,以磐石立根基,将管党治党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党支部书记作为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必须强化政治担当,严格落实 " 一岗双责 ",既要做高举思想火炬、引领奋进方向的" 领航者",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凝聚共识;又要当冲锋在前、统筹全局的" 一线统帅 ",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最前沿,靠前指挥、精准施策,以躬身实干彰显责任担当,以实绩实效践行初心使命 。
坚持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委书记和院长“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作用,将思想引领贯穿始终。鼓励引导全体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带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带头服务师生群众、带头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3]。
注重培养先进典型。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应高举聚光灯,将镜头对准那些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服务社会等领域勇立潮头的教师党员先锋,以及在学业精进、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中崭露头角的学生党员楷模,宣传好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其成为照亮师生前行之路的精神灯塔。同时建立健全先进典型培育选树机制,总结和推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深度挖掘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使其化作思想引领的时代号角,以榜样的信仰之光点燃同志们心中的理想火种,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动能。使师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更坚定的步伐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书写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引领教育事业行稳致远的关键力量,基层党组织当以 " 铸魂强基 " 为使命,将党支部建设视作筑牢党建根基的战略工程,聚焦组织能力提升,在党的旗帜引领下,构建人才汇聚的强磁场,凝聚优秀人才。
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实践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航定向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严格对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制度,以铁的纪律与刚性约束,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地生根。持续深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以精益求精的标准锻造战斗堡垒;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打造先锋模范成长的沃土,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攻坚克难的前沿阵地,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引领时代的奋进标杆,为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坚定青年学生对党的信任,坚定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同时,还有利于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目前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通过深入挖掘高校红色资源、创新融合形式方法、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等途径,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 朱晓青 . 高校基层党组织以红色基因铸魂时代新人的路径探析 [J]. 党政论坛 ,2024,(06):27-29.
[2] 付雯 . 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39(03):25-27.
[3] 唐厚珍 , 俞大军 . 高校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融入红色基因路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8):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