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装饰装修工程的基层处理技术研究
朱喆 李维杰 肖晓东 杨伟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1
1 工程概况
某城中村改造工程南区地块总占地 1.16 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规模1.68 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 3 栋安置住宅楼、沿街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库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多项功能区域。具体而言,住宅部分建筑面积6548.94 平方米,商业区域面积 2842.43 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占地 200.2平方米,办公配套面积 2022.93 平方米。整个项目的容积率指标为 1.50,绿地覆盖比例达到 25.1% 。
2 外墙装饰装修工程的基层处理技术
2.1 混凝土基层清理技术
混凝土基层的处理在外墙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其基本要求包括表面清洁,不能有浮渣,不能有油污,平整,牢固,不能有空鼓。(1)对于有凸起的混凝土墙体,应采取凿除措施,将凸起部分按照平整度标准进行清除。并且必须彻底清除不符合要求的区域,如空鼓、疏松、露筋、麻面等,以保证残存基层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完成前期清扫后,需将基层地表清扫干净,不留灰尘。(2) 胶粘性水泥按规范要求配比为水泥:水:沙 :108 胶 =1:0.44:2.5:0.03 ,在去掉的墙面表面充分搅拌均匀后涂抹,保证完全遮盖。在此过程中可应用界面剂处理墙体表面,待粘性水泥凝固后,加强后续装饰层的附着性。防水砂浆的涂抹应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混凝土墙体的防水性能。在防水抹灰层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中的有关规定,对防水抹灰层的偏差进行严格控制,保证防水层厚度和均匀度达到标准规定。(3) 针对混凝土基层存在的油污,可以选择 10% 的 ΔNaOH 溶液,在处理时进行清洁。这种溶液可以有效清除表面油污,保证后续装修材料粘附良好。在处理过程中,为防止化学物质伤害皮肤,要确保操作者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使用后需要充分冲洗处理区域,以保证后续施工不会因残留物质而受到影响。
2.2 封堵脚手架施工的架眼
拆除架管后,需全面清理外墙架眼内残留的混凝土碎块及杂物。对架眼内壁进行凿毛作业,并在洞口周边 10cm 区域充分洒水湿润,避免混凝土水分被基层吸收。安装模板时,外侧模板需延伸覆盖洞口边缘 50mm 区域,内侧则形成倒锥形结构,采用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加固。灌注细石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须比原墙体混凝土提高一级,浇筑过程中需充分振捣密实。模板拆除后,需将内侧锥形突出部分混凝土凿平,并对凿除面进行修补处理。最后封堵对拉螺栓孔,并在外墙孔洞及相邻区域涂刷双层聚氨酯防水涂料。
2.3 封堵建筑外墙对拉螺栓孔
外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模板系统需配置对拉螺栓以抵抗混凝土侧压力,但该工艺会形成贯穿性孔洞,若封堵不当将导致外墙防水失效。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封堵工艺标准,首先彻底清除孔道内残留的混凝土碎屑及PVC 套管毛边,使用专用工具修整套管端部至与墙面齐平。孔洞预处理阶段需特别注意:内侧孔口应采用机械扩孔工艺加工成倒锥形结构,扩孔深度控制在 50mm 左右。这种特殊构造设计能显著提升封堵材料与基体的粘结强度,同时为发泡密封材料预留充足填充空间。施工前 24 小时应对孔洞实施预湿处理,通过压力水枪冲洗确保孔壁充分润湿,避免封堵材料因过早失水影响最终强度发展。封堵作业前必须完成三项关键工序:一是采用钢丝刷配合压缩空气彻底清洁孔道;二是使用角磨机对PVC 套管突出部分进行精细化处理;三是采用直径大于原孔洞 2mm 的钻头实施扩孔作业。湿润养护环节需控制好时间节点,既要保证基体充分吸水饱和,又要避免封堵时孔内存在明水。
在封堵作业实施阶段,针对墙体外侧螺栓孔的密封处理可选用两种技术方案:一是采用配比为 1:1 的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填充,二是使用橡胶塞等专用封堵材料。若选择水泥砂浆方案,必须确保填充深度超过 50 毫米。完成水泥灌注后,需使用圆钢进行充分振捣,使材料与孔壁紧密结合,随后进行表面找平处理,避免产生不平整或凹陷缺陷。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发泡剂二次处理,具体方法是通过墙体根部预置的喇叭口将注胶管插入孔内实施灌注。注胶过程中溢出的多余发泡材料应及时用专用刮刀清理,确保封堵面平整密实。对于墙体内侧螺栓孔的密封,应采用膨胀水泥进行封闭处理,并严格执行不少于 72 小时的淋水养护制度,以保证材料充分固化。在水泥完全干燥后,需分三次涂布聚氨酯防水涂料:首层采用白色涂料,施工直径 150 毫米;第二层选用红色涂料,覆盖范围缩小至 130 毫米;末层使用黑色涂料,涂刷直径控制在 110 毫米。这种分层递减的涂布工艺不仅能实现防水层的均匀覆盖,更能显著提升密封部位的防水等级。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 " 分层施工、分层固化 " 的操作规范,通过颜色区分确保各涂层施工质量。
2.4 外墙面防水层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外墙施工过程中,不同构造层次的技术要求存在明显差异。完成基层处理后,需立即进行找平层作业,采用水泥基材料对基面进行批刮,确保整体平整度达标。当找平层设计厚度超过 35 毫米时,必须采用分段施工工艺,并在各层间嵌入增强材料如玻纤网格或金属网片,以提升界面结合强度。针对外墙找平层施工的特殊性,该项目选用具有防水功能的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作为主要材料。依据工程图纸要求,住宅混凝土结构及高度 20 米以下的轻质砌块墙体表面,均需涂刷 3-5 毫米厚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层,该材料由精选骨料、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粉末及功能性添加剂复合而成。
2.5 做好防水涂层作业
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分层涂刷的原则,第一层可以采取滚筒或喷涂方式将防水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并且控制每层涂料厚度不超过 1.0mm ,确保涂层厚度均匀,并避免漏涂或积聚。第二层涂刷是在第一层涂料固化且表面彻底干燥后进行。第二层涂刷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层涂刷方向,以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防水性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处理墙角、窗户四周等易渗水的特殊部位时,要求采用加厚处理或加设加强带等方式来加强防水层的涂刷。
结论
综上所述,该工程外立面基础处理的核心施工环节涵盖脚手架洞口封闭、穿墙螺栓孔洞填补、基面平整度修整以及外部防水施工。在脚手架洞口封闭环节,采用细骨料混凝土进行孔洞填充,并在最外层涂覆聚氨酯基防水涂层。针对穿墙螺栓孔洞的处理,首先注入发泡密封材料,随后使用膨胀水泥或弹性橡胶塞封闭孔洞内外端面,最终施作防水涂层。外立面整体防水工程推荐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砂浆,施工厚度控制在 3 至 5毫米范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窗框与墙体接缝部位的精细化处理,该部位应采用发泡密封胶配合防水砂浆进行双重密封。
参考文献
[1] 罗斌 , 郭露鹏 , 张文兵等 . 建筑外墙装饰装修绿色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16):83-85.
[2] 毛 桂 余 . 建 筑 工 程 装 饰 装 修 施 工 的 关 键 技 术 分 析 [J]. 居舍 ,2020(35):19-20+26.
[3] 何志健 , 马云良 , 许涛等 .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技术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2,49(03):42-44.
[4] 赵宏彪 . 高层公寓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 [J]. 江西建材 ,2023(02):312-3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