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系统构建与应用
高文强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014300
1. 引言
煤化工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但传统煤化工行业面临高能耗、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等挑战。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兴起,促使煤化工行业向智能化转型。智能化生产系统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优化决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煤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系统应用前景广阔,能有效解决传统生产方式的问题,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构建框架
2.1 系统架构设计
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架构设计通常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感知层主要负责采集生产现场的各种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网络层则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层,通常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5G 通信技术等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数据层是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应用层则是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决策系统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优化和管理。
2.2 关键技术支撑
智能化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工业物联网、5G 通信、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和共享。5G 通信技术则为数据传输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网络支持,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云计算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处理海量的生产数据,为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支持。数字孪生技术则通过构建虚拟模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虚拟仿真和优化,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3 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平台
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平台是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优化,实现智能决策。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生产调度、降低能耗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 智能化生产系统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
3.1 智能监测与故障预警
智能化生产系统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之一是智能监测与故障预警。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振动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设备的健康管理和故障预警。例如,通过对设备振动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同时,智能监测系统还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如火灾、爆炸等,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3.2 生产流程优化
智能化生产系统还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调度和能耗管理。例如,通过对生产计划、设备运行状态、原材料供应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通过对能源消耗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能源使用,降低能耗成本。例如,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降低能源浪费。
3.3 环保与减排应用
智能化生产系统在环保与减排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预测和优化控制。例如,通过对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例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参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智能化改造
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引入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生产全面升级。采用力控科技 pSpace 实时历史数据库为核心,结合“网络改造 + 数据采集与集成 + 可视化应用”模式,覆盖生产运营、工艺管理、设备监控等核心场景。系统通过冗余部署,实现全厂级数据采集,涵盖五大生产中心的工业控制系统、气体检测系统及电气系统,超千台设备的数据采集,支持多种协议,规模达 30 万点,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跨系统深度集成,打通 10 余个系统,实现生产、安全、环保数据互联互通,赋能跨部门协同管理。可视化智能应用动态展示工艺流程图、产品产量、生产负荷等关键指标,实现经营数据实时可视。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决策水平与运维效率,为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案例二: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行车智慧化远程操作改造
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电石车间通过行车智慧化远程操作改造,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营。该项目利用 5G 通信技术和工业物联网,实现了行车操作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远程监控和操作行车,无需现场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和实时数据自动调度行车任务,优化行车运行路径,减少空驶时间和等待时间,提高行车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配备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行车的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系统对行车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智能化改造,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结论与展望
智能化生产系统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智能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智能化生产系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技术适配性等。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化和跨行业协同的发展,智能化生产系统将在煤化工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俊杰 , 吴卫红 . 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J]. 化工管理 ,2017,(25):9.
[2] 刘利霞 , 李玲 , 王波 . 大型煤化工数字工厂档案大数据资源管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J]. 兰台内外 ,2025,(13):4-6.
[3] 高专科 , 刘超 . 智能自动化仪表技术在煤化工上的应用研究 [J]. 石化技术 ,2022,29(08):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