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与幼儿探究行为的关联性研究
石丽华 何柳 王楚君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南幼儿园八里园区
摘要:伴随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自主游戏成为幼儿教育中十分关键的角色。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是影响幼儿游戏体验及探索行为的重要因素,材料投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学习成效及发展成果。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策略;幼儿探究行为;关联性
引言
近些年来,幼儿教育领域越发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着重依靠自主游戏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此项研究意在全面探究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同幼儿探究行为之间的联系性,从而给幼儿教育实际操作给予科学依照和有用指引。
1自主游戏的定义与特征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自由,开放,低控制的游戏中,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伴和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内在的需求进行游戏,自主控制游戏进程,游戏方式的活动形式。它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游戏中的幼儿有充分的选择权与控制权,他们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冒险并尝试解决问题,游戏的进程是灵活生成的,游戏情节和内容会随着幼儿探索的进程而改变和演变,游戏动机来自于幼儿自身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是外部给予的指令或者物质奖赏,游戏形式包含了幼儿独自探索,平行游戏以及合作探索等多种社会交往游戏。自主游戏是幼儿主动建构经验、表达自我、认识世界的活动,是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及动作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游戏中,游戏材料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又是“会说话的第三位老师”,无声地邀请、支持、延伸着幼儿的思维与行动。
2材料投放策略分析
2.1材料投放的种类
材料种类的选择直接影响幼儿探究行为的深浅远近,按照结构特性,材料分为高结构材料(功能固定,玩法明确,像拼图)和低结构材料(形式开放,用途多变,像积木,布料,自然物),低结构材料由于不确定,可移动,可组合的特点,更容易引发幼儿的想象,替代,符号表征行为,推动发散思维和创造探究,材料种类还要考虑不同的感知属性(视觉,触觉,听觉材料)和不同的认知挑战(匹配材料,建构材料,角色扮演材料),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认知风格幼儿的多种需求,种类的丰富不是材料的堆积,而是功能和认知刺激的互补与层次,形成一种既能呼应幼儿当下兴趣,又可能引领新探索的“材料语言”体系。
2.2材料投放的数量与多样性
材料的数量与多样性配置,要在“足够”与“过量”之间寻找恰当的位置,数量过少容易造成争抢、模仿以及游戏情节单调的情况出现,数量过多又会造成幼儿注意力分散、难以抉择并且浅尝辄止的问题发生。研究显示,材料数量冗余在一定程度上(同类型材料存在多份)可以支撑平行游戏和社会模仿学习的发生,但核心仍旧在于材料的“质”而不是“量”,多样性的重点在于材料在材质、形状、大小、颜色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与互补,目的在于营造出一种能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弹性环境”。
2.3材料投放的时空安排研究
材料投放策略强调“适时”和“节奏”。新材料或者主题关联材料的出现要契合幼儿兴趣的敏感期或是课程延伸的机会,这样才能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无的放矢”。材料的替换和更新要有节奏,既要维持环境的新鲜感和挑战性,又要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材料、重复练习、深化游戏主题的时间。空间安排涉及材料的可见度、可取度和组织逻辑,采用开放式、分类明确的储物方法(透明容器、标签系统)有益于幼儿自行拿取,培育幼儿的秩序意识和自主能力。空间布局要支撑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游戏,把关联材料放在相邻区域促进复合游戏,把容易引发大动作的材料放在开阔区域,需要专注操作的材料放在安静角落,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安排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引领幼儿游戏和探究。
2.4材料投放的动态调整策略
材料投放并不是一次性初始设置,而是持续观察与反思下的动态调适过程,这需要教师成为“反应性的环境设计师”。根据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细致解读来灵活调整材料,调整的依据有幼儿对材料的兴趣程度、幼儿使用材料的新颖方式、游戏情节的停滞点与深化点、幼儿社会性互动中的矛盾与契机,调整方式有“增量”“减量”“重组”“转化”,动态调整的本质是让材料投放成为一种与幼儿对话的过程,通过环境微变化不断回应、支持、挑战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探究行为的持续深入与迁移。
3幼儿探究行为分析
3.1幼儿自主游戏中探究行为的表现
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探究行为是其主动与环境交互,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外在行动与内在思维的综合呈现,其行为表现具有多维度、多水平特征,在感官与动作层面表现为反复触摸、敲击、抛掷、拆卸与组合材料,以感知材料的物理属性与因果关系;在认知与问题解决层面表现为提出假设、试误、比较、分类、排序、计数、模式创造与简单工具使用,以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在象征和社会层面,是用材料假装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和做合作项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协商意义以及探索社会角色的行为,这些探究行为不是线性的,往往是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的,期间充满了自发的重复、顿悟和策略转换,充分体现了幼儿是“积极的学习者”“有能力的人”。
3.2材料投放策略对幼儿探究行为的作用研究
材料投放策略属于环境设计的关键部分,它深深影响幼儿探究行为的频率、品质和走向,材料的种类决定了探究的认知水平,低结构材料较易诱发高水平、革新性的解决问题以及象征性思维,高结构材料大多会引领模式化的、收敛型的操作练习,材料的数量与多样性关乎社会互动和认知矛盾,恰当的数量和很高的多样性给予合作、分享、争论和意见采纳更多机会,这些社会性互动是探究加深的重要推动力。材料的时间与空间安排影响着探究的持续与专注,有序、可及、合理的空间安排保证了探究的顺利进行,而适时添加新材料则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引发新一轮探究循环,动态调整的策略保证了材料与环境始终与幼儿的发展需求处于“最近发展区”内,探究行为能够不断挑战新高,避免低水平重复。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自主游戏时期材料投放策略及幼儿探究行为开展细致的研究,阐释出两者存在比较复杂且紧密的联系,而且,这项研究充实了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并给相关工作者给予了有价值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韩康倩.华爱华教授访谈录之一“安吉游戏”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2021(13).
[2]程学琴.放手游戏发现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